试论朝鲜李朝文人通俗小说观念的演进过程——以小说序跋为中心O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oncepts of Popular Fiction by Men of Letters in the Ly Dynasty in Korea,with the Focus on th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刘璇;
摘要(Abstract):
李朝时期,朝鲜文人在阅读中国通俗小说及本国汉文小说后,常以序跋形式抒发其阅读感受,它们便成为集中展示朝鲜文人通俗小说观念的重要材料。朝鲜文人最初对中国通俗小说的认识,在中国通俗小说观念与本国儒学观念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颇为矛盾的面貌。李朝中期,朝鲜读者逐渐形成以道德劝诫价值、社会实际作用为评价标准的小说观念,并开始探讨小说类别、虚构性质等问题。发展至李朝后期,朝鲜文人的小说观念进一步成熟,逐渐摒弃了仅以道德训诫作为通俗小说唯一评价标准的旧有观念,开始对通俗小说的创作目的、文体特质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此过程中,朝鲜文人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重视通俗小说的创作与批评,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通俗小说观念。
关键词(KeyWords): 李朝文人;通俗小说;汉文小说;朝鲜;序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璇;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朝]许筠:《西游录跋》,《惺所覆瓿稿》,《韩国文集丛刊》(卷74),景仁文化社1996年版,第249页。
- (2)漆瑗、陈大康:《许筠与中国明代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4期。
- (3)《李朝实录·宣祖实录》(第一),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61年版,第40页。
- (4)吕凯:《韩国汉文小说---天君演义之正心惩欲思想》,《韩国学报》第十一期。
- (5)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对朝鲜汉文小说的影响》,《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5期。
- (6)郑泰齐:《天君演义自序》,陈文新、闵宽东《韩国所见古代小说史料》,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页。
- (7)《中国小说绘模本》由韩国学者曹喜雄于1973年发现,此书原题为“支那历史绘模本”,但朝鲜李朝作为明、清两朝的附属国,绝不会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因此,据朴在渊《关于万山李氏〈中国小说绘模本〉》一文推测,“支那历史绘模本”这一书名当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统治韩国时,由日本司书改装并改题的,故将此书定名为“中国小说绘模本”较为妥当(见《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 (8)有关完山李氏的身份,目前有两种观点:一、为暎嫔李氏,朴在渊认为《中国小说绘模本》卷首两篇序文分别写于藏春阁、丽晖阁,这两处宫殿都为朝鲜后宫的居所,在英祖时唯一的李姓后宫只有思悼世子之母暎嫔,故而可知此书当为暎嫔下令宫廷画师所作(见《关于完山李氏〈中国小说绘模本〉》,《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496页)。二、为思悼世子李煊,郑炳说和全胄贤认为藏春阁和丽晖阁属于思悼世子李煊的属殿,且思悼世子文集中有与《中国小说绘模本序》非常相似的文章,故而认定《中国小说绘模本》当为思悼世子命朝廷画师所作(见《朝鲜王朝时代〈中国小说绘模本〉中的〈水浒〉插图考察》,《中国学研究》(第15辑),济南出版社2012年版,第229页)。
- (9)[朝]完山李氏:《中国小说绘模本序一》,《中国小说绘模本》,江原大学校出版部1993年版,第1页。
- (10)[朝]完山李氏:《中国小说绘模本序二》,《中国小说绘模本》,江原大学校出版部1993年版,第3页。
- (11)韦旭升:《韦旭升文集》(第一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2页。
- (12)[朝]金春泽:《翻谚南征记引》,《韩国所见古代小说史料》,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1-332页。
- (13)[朝]赵在三:《松南杂识》,汪燕岗《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 (14)[朝]李颐淳:《一乐亭记自序》,《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 (15)韩晓:《〈西游记〉与韩国古小说》,《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51页。
- (16)李岩、俞成云:《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1页。
- (17)[朝]无名氏:《义烈女传序》,《三韩拾遗》,《韩国汉文小说全集》(卷四),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80年版,第412-413页。
- (18)[朝]台山子:《三韩义烈女序》,《三韩拾遗》,《韩国汉文小说全集》(卷四),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0年版,第415页。
- (19)张永葳:《“事奇”、“文奇”和“人奇”---明末清初通俗小说尚奇论的三个层面》,《南都学坛》2011年第3期。
- (20)[朝]锦溪:《汉唐遗事序》,《韩国汉文小说全集》(卷五),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0年版,第153页。
- (21)李腾渊:《试论朝鲜〈广寒楼记〉评点的主要特征---与金圣叹〈西厢记〉评点比较》,《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聂付生《论金评本〈西厢记〉对朝鲜半岛汉文小说的影响---以汉文小说〈广寒楼记〉为例》,《复旦学报》2007年第4期。
- (22)[朝]云林樵客:《广寒楼记叙》,《韩国汉文小说全集》(卷七),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0年版,第411页。
- (23)[朝]韩栗山:《壬辰录序》,《壬辰录:万历朝鲜半岛的抗日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87-188页。
- (24)谭帆:《中国小说评点本在朝鲜时期的传播与影响》,《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