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台湾文学研究

  • 丰容与据守:论台湾作家杨云萍的跨语创作经验

    马泰祥;

    作为日据时代台湾第一代新文学作家和跨语作家,杨云萍在文艺养成期形成了“早期型双语”的语用结构与“世界之子”的文学眼光。日语文化资源的“丰容”使其拓展了文学接受的渠道,并在一种文化比较的眼光中发现本族汉语文学资源的可贵之处,产生了对汉语文化坚实的情感依赖。在1920年代的汉文创作中,杨云萍的创作具备了强烈的淑世意识和以地方路径接入中国白话文体建设的语体意义;在1930年代的日语创作则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汉文化影响”,造就了跨语作家以汉语文化为影响源、正迁移而进入日语创作生态中的特殊跨语经验。

    2024年01期 No.174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前卫”的意义与“自我”的限度——论台湾“超现实”诗风的身体书写

    易文杰;

    文学的身体与主体性紧密联系。在1950年代后的中国台湾地区,以“身体”来含蓄批判当局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共性。台湾的“超现实”诗风受域外的“超现实主义”文艺影响,更展开“前卫”的身体书写:呈现被规训与摧残的军事化身体、伊甸园般的本真身体和嬉皮士般的“颓废”身体。其身体背后忧郁的情感结构,指向解放个体的维度。然而,在冷战文化的影响下,过于沉浸于对自我潜意识与梦幻的书写,造成主体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对立,也让“超现实”缺失阶级解放、民族解放的总体性视野,存在未能超克现代“自我”的限度。这正是台湾“超现实”诗风继承中国大陆现代主义诗风时缺失的一环。

    2024年01期 No.174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纵今侠骨埋荒土,留给人间是姓名”:1950-1980年代台湾地区的“秋瑾文艺”研究

    黄茜;苗昱菲;

    秋瑾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先驱和妇女解放先锋。秋瑾就义后,百年来以秋瑾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在中国台湾地区,“秋瑾文艺”集中出现于1950-1980年代,呈现出三条发展脉络。台湾主流报刊的纪念活动以及罗家伦的宣传实践,均为秋瑾事迹在台传播奠定了基础,成为考察当代台湾文化场域中,辛亥革命历史记忆与晚清“崇侠尚武”思潮存续问题的重要视角。以秋灿芝、孟瑶、李元贞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借由秋瑾传记写作,对革命女性、妇女解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秋瑾影视题材的兴盛,在“武侠热潮”与通俗文学的助推下,港台地区秋瑾题材的影视剧把武侠作为娱乐大众的手段,映射出“武侠”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流变问题。1950-1980年代台湾地区“秋瑾文艺”不同路向的发展演变,既显现了辛亥革命记忆在台传播的兴盛图景,也印证两岸作为命运共同体和历史记忆共同体的特质。

    2024年01期 No.174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经典重读

  • 从鲁迅到郭松棻——《雪盲》与《孔乙己》的互文性解读

    吕欣桐;

    郭松棻的中篇小说《雪盲》是以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书写社会历史题材的佳作。文章聚焦于《雪盲》与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之间的互文性,以郭松棻在1970年代参与海外留学生保钓爱国运动的独特历史经验为背景,探讨郭松棻在文本内外对于鲁迅“文学者”与“革命者”双重面向的继承,分析作者如何在复杂的历史语境中,经由小说表述其艰难的自我搏斗与反抗绝望的信念。从《雪盲》中多位主人公的“立志”与“退志”难题、文本内外的跨时空对话、启蒙知识分子的忧郁症结与精神信念等角度出发,发掘小说的深刻蕴涵及其与鲁迅之间的精神联结。

    2024年01期 No.174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 殖民法律与赖和文学创作

    陈美霞;

    1895乙未割台,台湾被纳入日本殖民体制,海峡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各自的社会问题与主要矛盾。海峡两岸先觉者都走上救亡启蒙的道路,“民主”“科学”是祖国大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旨趣,“法律”则是日据台湾社会运动的斗争缘起与诉求方向。日据台湾,法律既是日本带来的现代化形式,也是异族殖民下的强权工具。赖和被尊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的鲁迅”,其新旧文学作品深具时代精神。考察赖和文本内外的法律因素,不难发现日据时期作为公平正义象征的“法律”极具殖民性特质。法律书写是赖和文学不同于祖国大陆现代作家作品的重要纬度,这是日据台湾特殊的殖民权力结构所决定,也是台湾文学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学的丰富。

    2024年01期 No.174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琦君研究

  • 地方与传统视域中的琦君创作

    李洪华;郑宜璇;

    台湾作家琦君出生于江南,成长于江南,她的文学创作是从中国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所生发出来的。永嘉独特的风物民俗与其所附着的离恨乡愁,是琦君创作中“永嘉路径”的彰显;哀而不伤、温柔敦厚的文风,含蓄蕴藉、细腻节制的笔法,则是琦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所继承的“古典”传统。在二者的融汇之下,共同构筑了琦君细腻、温婉、隐秀的美学风格。

    2024年01期 No.174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8K]
  • “醒世者”的反思与“体验者”的启悟——冰心与琦君“童心书写”之比较研究

    孙良好;胡新婧;

    冰心与琦君都拥有童心,但两位作家的成长环境和独特个性使得她们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和对童心的切身体验产生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使她们的“童心书写”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时代赋予了“醒世者”冰心一种特殊的使命,她在“童心书写”中不断反思自身,反思社会,反思制度,渴望培养出一批有见识有担当的新一代;琦君在“童心书写”中则喜欢作为小朋友们的“老”朋友来体验人生,用自己的毕生经验为小读者设置了一个合式的园地,希望他们在这个合式的园地里蓬勃生长。

    2024年01期 No.174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2K]
  • 栖居的方法:论《琦君书信集》中的空间互动

    祁玥;

    论文以《琦君书信集》为研究对象,试图以“空间”为方法考察书中整理辑录的信件,关注其呈现出的、相对于出版作品的个体“内面”景观,从“交互”、“转化”与“存在”三个层面解析琦君如何借由书信处理内外关系,并在陌生的异乡建构起心灵得以栖居的精神世界。具体地,正是以书信为媒,她得以将旅居美国孤独困苦、身心俱疲的窘境,与远方温暖熟悉的文学世界相连,将未能在陌生新家中得到满足的情感投诸笔端,于纸面方寸构筑的私密精神空间——现实的“诺亚方舟”——中获得慰藉。同时,面对家庭内部“无法可解”的亲子问题,她亦通过书信,将愧疚转化为对外部儿童文学事务的热忱,以书写、翻译、出版等方式试图有所作为,纾解内心的无力感,并将思考进一步扩及文学对广大青年的影响上。最后,书信于往返间不断推进着自我反思,不仅是精神栖居的空间,更形塑着她晚年进退有道的生存辩证法,并最终努力抵达为人为文——“存在”——的“真”。

    2024年01期 No.174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6K]

作家作品研究

  • 文心无语誓愿通——论王鼎钧散文的北美新移民书写

    吴泰松;

    王鼎钧赴美后的写作一方面指向自己的“中国经验”,表达对故乡兰陵的乡愁美学。他对待故乡的态度是辩证的,既有单纯地对故乡风景和人的怀旧,又有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科举制度、人伦关系的反思,带有国民性反思的况味。另一方面,他也书写自己的“北美经验”。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他的散文不断触及新移民华文教育、人际交往差异等问题,体现出对美国多元族裔文化和新教伦理的思考。此外,为了发扬与传播中文写作,王鼎钧还参与并组织纽约的华文文学沙龙“九九读书会”。他接续夏丏尊、叶圣陶的国文教育理念,推动华文写作在美国的发展。

    2024年01期 No.174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0K]
  • “我只在乎那颗最小最寂寞的星星”——论虹影的底层女性书写

    倪子惠;

    “我只在乎那颗最小最寂寞的星星”,这句话可以看作虹影对底层女性书写的使命写照。贫民窟的童年经历是虹影的灵感来源,她以文学的方式再现底层女性的真实生活,从“底层人”的视角来重构被遮蔽的“她者”历史。在早期作品中,虹影以“悍妇”和“荡妇”形象展现底层女性在父权制婚恋关系中所承受的“说不出的黑暗”,揭开被遮蔽的第三世界底层女性幕布,来叙述真实的自己;中后期的底层女性书写里,虹影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她从对立的性别矛盾中走出来,逐渐向新的两性相处模式靠近。在新作《月光武士》中,虹影借“月光武士”来寄托对底层女性精神力量的期许,而这一形象的出现和失败也让其重归神话,从矛盾的“他人拯救”最后落脚到个人身上。

    2024年01期 No.174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报刊与文学

  • 论泰国汉文报刊传承中国文学的变迁、形态及其文化价值

    梁冬丽;邓哲雯;

    中国文学传到泰国,以翻译小说《三国演义》而创“三国体”为开始。近代以来,泰国华侨华人接受中国文学的滋养,由阅读自带或贩卖到泰国的中国书籍,逐渐变成阅读汉文报刊上的作品。汉文报刊作为传承中国文学的新载体,为了适应在泰华侨华人阅读的需要,因地制宜,改造了文学传播的形态:使用评论、转写、化用诸多手段,多层次参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义理阐释;新编文本,加上泰语对照,方便阅读;对经典文学加上新释、新解,传达文本精神;揉进异域文化基因,实现在地化。泰国华侨华人以“古”为情感纽带,以“中”为民族自豪,以“祖国”为精神归宿,积极探索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泰国汉文报刊文学,始终秉持“弘扬自由祖国文化,促进中泰两族亲善,沟通中泰文化”的理念。

    2024年01期 No.174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0K]
  • 聆听“汉声”:读《大汉公报》副刊黄孔昭的诗歌

    吴华;徐学清;

    在温哥华出版发行的《大汉公报》是加拿大历史最长的华文报纸,刊行八十二年之久,至少在前几十年它是加拿大华文传媒中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汉公报》的文学副刊自1929年以来以“汉声”为名,华裔作者的诗歌作品通常发表在“汉声”副刊,它表达了加拿大华裔社区之声和华人之声。黄孔昭是“汉声”副刊的投稿人,对其诗歌的研读可以探讨离散生活经历对文学写作的影响,族裔诗人写作的主要题材,族裔诗歌所发出的“汉声”,以及“汉声”是怎样引导和激励族群群体和成员的。黄孔昭诗歌的独特性,可以让现在的读者聆听作为华裔族群集体呼声的“汉声”,也可以听到族群中“这一位”成员的独特的声音。

    2024年01期 No.174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3K]

名家序跋

  • 一大文章抄天下——张旭编著《余光中先生年谱》序

    黄维樑;

    <正>半个“赫九力士大业”“您这部年谱至少称得上半个‘赫九力士大业’!”这是2023年2月23日我致函张旭教授中的一句话。当天我收到张教授传来的近五百页《余光中年谱(征求意见稿)》,用“怀素带草读法”浏览了一遍,立刻致函驰贺:“……余光中先生称梁实秋先生翻译莎翁全集为‘赫九力士大业’(Herculean Task),您这部年谱至少称得上半个‘赫九力士大业’了!”跟着写道:“从简介和微信朋友圈等知道您工作多方,成果累累媲美秋日葡萄园;您的魄力、精力和事业热力,真好比初升之旭日。谨致敬意!”

    2024年01期 No.174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4K]

学者研究

  • 经典批评与诗学建构:江少川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卢建飞;

    江少川教授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写作学、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作研究、高阳研究、台港澳文学研究、新移民作家访谈录、华文文学教材建设、海外湖北籍作家研究等,无不是他学术研究之路上的鲜亮标签。江少川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学术使命感,勇于探索新的知识和学术领域。在方法论上,他注重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运用多种新批评理论观照华文文学文本与文学现象;在批评实践中,他善于统合教学与科研、文本观照与理论透视,推动华文文学的教材编写、经典化与诗学建构,由此开拓了华文文学的学科边界,为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2024年01期 No.174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6K]
  • 掘耕于华文文学的麦田:江少川教授访谈录

    王冠含;江少川;

    <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江少川教授,是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掘耕者。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一领域执着耕耘,并在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研究、访谈录,教材建设和地域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作出了特别贡献,令人敬佩。作为晚辈,很荣幸有机会就他在华文文学领域的研究进行访谈,他的回答和分享既是对自我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必将对后来的华文文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2024年01期 No.174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5K]
  • 江少川学术年表

    邹茜;

    <正>1964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3月28日,诗歌《病房夜》刊于《长江日报》。1979年4月29日,《泰山记游》刊于《长江日报》;《晴天的影子和诗人的脚步》刊于《湖北日报》。9月17日,《作家勇气纵横谈》刊于《湖北日报》。

    2024年01期 No.174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