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 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剪影 1991年11月26—29日

    陈敏

    <正> 1.汕头市和汕头大学领导以及海内外各潮人作家代表团团长在主席臺上 2.美籍潮人作家柯振中与暨南大学潘亚暾教授在交谈

    1992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 燕子的季节

    郑宝娟

    <正> 她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她留在法国最主要的目的是猎夫,其次才是学习法语。现在她已说得一口词意典雅的法语了,她学得比她所有的同学都快,因为有许多殷勤的法国男子都急着让她知道他们对她深深的情意。当她瞪着一对迷惘的杏子眼望着他们时,他们只得翻那本她老是随身携带的中法字典,

    1992年01期 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演戏

    陈若曦

    <正> 丽仪下班返家,莉莉兴匆匆地告诉她:“妈咪,我要上台演戏了!” “好呀!”她早听说四年级学生要演童话故事《仙德雷拉》,没料到黄毛丫头能扎上一角,不禁喜出望外。“演哪个角色呢?” “那个妈妈。”女儿兴奋中搀揉着几许胆怯。“没见过一个坏妈妈,能演好吗?” “当然!”她照美国家长的作风,凡事鼓励为上。“一切听老师的教导就错不了。”

    1992年0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他和她

    黄东平

    <正> 他一找到了机位,扣上安全带,听到发动机开始发出轰轰的声音,一股异样的感觉陡然向他袭来。他十分惊讶自已竟当真会有此一举:拿出这么一笔钱,买了行程几千里的机票,准备到他别了几十年的旧居地一行,主要是为了要知道自已当年一位心仪的女朋友这些年的生活经历和近况。

    1992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原乡行

    田思

    <正> 泥尘飞扬的潮汕旧路 簸我以一闋田园牧歌 广袤的稻田与菜圃 苍我以方方翠色 围着网栅的鸭寮 白我以跚跚绒羽

    1992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江河月(朗诵诗)

    池莲子

    <正> 江河月 月满江河 江河浸月 啊 那江 是我母亲身上的脉 长--江 啊 那河 是我母亲心上的血 黄--河 那月----是我江河几千年的明珠 明月中秋 中秋月

    1992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海上雄风(组诗)——“郑和号”军舰莅泰亲善访问

    史青

    <正> 一、海天苍茫 天苍苍, 海茫茫。 远处, 鱼群腾跃; 眼前, 海鸥飞翔。 啊! 这是“玄”的世界: 莫测的垛,

    1992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祖国

    子帆

    <正> 初临祖国 惊喜 亲切 爱 绵绵 充盈心胸 幼年父母诉说的唐山 幼年幻想的河山海岸 青年憧憬的锦绣山河 已呈现在眼前 所见的人人物物都不陌生

    1992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无题四首

    王一桃

    <正>荒漠 偶尔会 冒出仙人掌 顽石 却使种籽 化作沙粒飞走他方 春天 港岛只要有块绿 紫荆花便竟相开放而此刻 在这石屎森林中

    1992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我学古筝

    戴小华

    <正> 小时候,父亲逼我学钢琴,他说:“能弹一手好钢琴,才像个淑女。” 但是,我一看到五线谱上的豆牙菜,就头昏脑胀,再加上要记哪条线等於哪个键子,哪个键子等于哪个音阶,就更是乱了头绪。每回一上钢琴课时就口乾、舌燥、耳鸣、眼花、心跳。 半年下来,我终於鼓足勇气跟父亲“摊牌”,言

    1992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病房组曲

    赵淑侠

    <正> 那天看过胡柏医生,我便住进了医院。好好的一个人,能吃能喝能走,忽然就穿上了医院的白衣服、住进白茫茫一片的病房里,感觉上好奇怪。 其实手术可以晚些时候动的,但是六月下旬瑞士作协开会,我必得参加——去年曾缺席,今年再不去会给洋文友们坏印象,以为我不热心。七月初得去比利时开会,接着将去巴黎,与我们欧洲华文

    1992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花飘果坠》前言与后记

    方北方

    <正> 前 言 《花飘果坠》是拙著“马来亚三部曲”(树大根深,枝荣叶茂,花飘果坠)的最后一部小说。全书约二十万字,出场的主要角色,包括文艺界、教育界、政界、社团、商界等等的概括人物近八十名,通过好多知名人士与学者所发表的时评与政论,以及部分政客直接或间接制造的典型事件,而引起所发生的社会现象,反映华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是在什么情形之下日趋式微,民族命运如何深入困境。 《花飘果坠》一书的主题,告诉我们华社的文化深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那里,并通过文学团体、教育界、政界、社团、商界等各机构的领导人物的服

    1992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花飘果堕》序

    陈贤茂

    <正> 我第一次接到方北方先生的信,是在一个寒冷的雨天。窗外飘着潇潇冷雨,寒气侵人,读着那燃烧着友情和乡谊的字句,顿时驱散了寒冷和阴郁,使斗室温暖如春。我第一次见到方北方先生,却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应着我的敲门声而来开门的是一位面貌清癯、步履矫健的长者,隐藏在宽边黑框眼镜后面的眼睛,闪耀着睿智的光辉。随和的笑容,热情的话语,仿佛一下子缩短了我们之间年龄

    1992年01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新加坡诗坛上的“周粲体”

    杨义

    <正> 文体是作家的审美个性与魅力所在。一位作家染翰为文到了独具一体的境界时,他是真正成熟了,此足以打动大批读者,而文学史也无法绕开他了。 新加坡著名诗人周粲从十六、七岁时出版第一本诗集《孩子底梦》,至今已近四十年,诗集也出有八本,可谓锲而不舍,成果硕然。我最近读了他晚出的两个诗集《捕萤人》、《时光隧道》之后,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成熟的大家神韵,不惜起用这个相当有份量的术语——周粲体。

    1992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蓉子的家庭小说

    吴中杰

    <正> 我手边有蓉子的四本小说集:《初见·彩虹》、《蜜月》、《又是雨李》、《伴侣》。这是她主要的小说创作。就这几本作品看,蓉子的创作,大抵取材于家庭生活,描写其间的种种矛盾和情趣,可以称为家庭小说。关于家庭文学,国内曾经有过讨论,记得在六十年代初,京沪报刊上曾经批过这类作品,提出反对描写“家务事,儿女情”的看法,这当然受了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也是为“题材决定论”的

    1992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彼岸的诱惑——读彼岸诗集《脚步的诱惑》

    吴奕锜

    <正> 相对于浩瀚无垠无始无终的漠漠寰宇而言,个人的生命是太过短暂渺小了;然而,对于不愿糊里糊涂地走完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历程的人来说,这“短暂渺小”的人生却又是最为艰难漫长的途程。他们所孜孜以求的是怎样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更为充实更为有意义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当然的只是以行动“写”下自己人生的足迹,而文学家的优势便在于,他不但这样实践着,而且还能用手中的

    1992年01期 48-4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通过泰华小说这个窗口……

    陈辽

    <正> 过去,我对世界华文文学的总的印象是:中国大陆是华文文学的大本营,成就最大、最高;台湾、香港、澳门,是华文文学的重要基点,成绩也很显著,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华文文学,自六十年代崛起,一枝独秀;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华文文学各领风骚,泰国的华文文学似乎名不见经传。我之所以对泰国华文文学产生这样的片面印象,因为我国出版的泰华文学作品实在

    1992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迷园》的叙事艺术

    徐绍峰

    <正> 《迷园》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李昂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载《海峡》1991年第4期),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之作。这部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搜集资料,精心结撰的宏篇,不仅“涵盖的时间很久,日据时代写到现代”,而且叙事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本文拟就叙事角度、叙事节奏两个方面,探讨一下《迷园》的叙事艺术。

    1992年01期 55-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刘以鬯的文学之路

    陈贤茂

    <正> 一 读刘以鬯的小说,象雾里看花,朦胧,飘渺;刘以鬯其人,却象一池清水,清澈,透明。 我最初认识刘以鬯,是在1986年,在深圳参加第三届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的时候。当时谈些什么,已经忘记了,不过,他的相貌却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他身材瘦削,风度翩翩,虽是头发灰白,但面色红润,脸上皱纹很少,如果用旧小说常用的“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八字来形容,倒也很恰当。

    1992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另一种完美的构筑者——读梦如诗集《季节的错误》

    东瑞

    <正> 认识女诗人梦如是一个偶然。 朋友将她的几首诗给我看,问我认不认识梦如?人是不认识的,诗却是一读就喜欢了。那是一朵《野花》:短短数行,就将她甘于寂寞的美丽襟怀和坚忍心迹表露无遗。因此,人虽未曾见过,却是似曾相识,一见如故似的,仅读她的《野花》就像读到了她,好感由此而来。在我的文学和人生经验中,多少次的以文会友,似乎都没有像这一次那样顺理成章,那样渴望多读一些。 就这样,我和梦如成了朋友。

    1992年01期 63-6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蓉子诗歌的独特格调

    唐玲玲

    <正> 我与台湾女诗人蓉子,虽尚未谋面,但她的诗篇的隽永、轻柔的格调,早已镌刻在我的心中。 蓉子本名王蓉芷,1928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就读于江阴辅实女中、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服务部实验科、建村农学院等学校。后担任教会学校音乐教师,1949年考入南京国际电台,是年奉调去台北筹备处工作。

    1992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追求,追求——华莎散文创作巡礼

    华强

    <正> 在我面前摆着的是香港女作家华莎从1984年至1990年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出版的五部色彩缤纷的散文集。首先映入我眼廉的是一对姐妹作:长篇游记《母女浪游中国》与《我的台湾之旅》。一本描绘了海峡此岸的山川人文,一本再现了海峡彼岸的社会风光。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面的不同的民

    1992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东西方道德观的一次撞击——小说《燕子的季节》简析

    冯尚

    <正> 一位刚从中学毕业的女学生,带着迷人的魅力,身负猎夫的家命,从台北飞抵法兰西。几年之后,她终于从爱河的激流中浮出,带着难言的心灵创痛孤单一人飞离巴黎,返回东方海岛中的旧巢。 我们在小说主人公燕妮从异域归去宋无时的叹息声中,领感到东方的道德观念与法国现代文明的碰击,尤其在性爱与家庭的看法上,东西方人的分歧几乎达致无法容忍的程度。

    1992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林文锦与其微型小说

    高仕

    <正> 初识林文锦先生,缘于他那篇微型小说《优等生》,自《香港文学》上邂逅之后,华文式微的沉重心情使我几日里坐卧不宁。为淡化这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专心于必做的事务,我将小说传阅他人,并提笔向作者致谢与“抱怨”。 原来林文锦从事写作多年,是跨文类的新加坡作家,写诗、写散文、写微型小说。曾出版散文集

    1992年0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读《烟湖更添一段愁》随感

    晓刚

    <正> 作为泰国商界的名流,梦莉同时又是一位文学的执著追求者。对于文学的爱好是一种工作之外的闲情雅兴的调剂?还是朋友之间的酬唱应和?不是的,她的散文集《烟湖更添一段愁》向我们展示了作者自身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明了她创作的根由,原来作者有着一个带着伤痕的心灵——那是关于爱情的故事,一首古老忧伤的歌。

    1992年01期 7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文学和乡情的聚会——“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记盛

    吴奕锜

    <正> 初冬时节,当北方大地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寒风凛冽的时候.地处南海之滨的(鱼它)岛却依然到处姹紫嫣红暖意融融。1991年11月26日至29日,由汕头市和汕头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在以“学府涵青”的美名荣登汕头市新八景之榜的汕头大学举行。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香港和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潮人作家和专家、

    1992年0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华文文学》放异采

    田思

    <正> 《华文文学》是由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一本文学季刊。笔者出席汕头“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时,跟其他与会作家一起各获赠一套《华文文学》。此季刊的宗旨主要是发表与研究中国大陆以外各地区的华文文学,重点是台湾、香港、北美及东南亚等地区,借以促进文学交流,是一本创作与研究并重的刊物。其版型为十六开本的杂志型。笔者所得到的《华文文学》是从1988年2月出版的第9期到1991年11月出版的第18

    1992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新加坡作家协会92/93年度新理事

    <正> 新加坡作家协会于1992年2月16日及2月19日举行会员大会与复选之后,选出下列92/93年度新理事及各小组名单如下:

    1992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