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 1996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 1996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 方浪舟
<正> 秋叶纷纷 敲击着大地 发出轻轻的喟叹 而人的观点亦如落叶 浮在人的心田 且同秋叶一起 漂向大海 风息声歇的时候 天地寂静下来 于是,人可以听见 上帝的声音—— 那是花开时的宁静
1996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方浪舟
<正> 秋叶纷纷 敲击着大地 发出轻轻的喟叹 而人的观点亦如落叶 浮在人的心田 且同秋叶一起 漂向大海 风息声歇的时候 天地寂静下来 于是,人可以听见 上帝的声音—— 那是花开时的宁静
1996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方浪舟
<正> 秋叶纷纷 敲击着大地 发出轻轻的喟叹 而人的观点亦如落叶 浮在人的心田 且同秋叶一起 漂向大海 风息声歇的时候 天地寂静下来 于是,人可以听见 上帝的声音—— 那是花开时的宁静
1996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宫华
<正> 等待的痛苦象水 象流淌的希望漂泊着小舟 迷失在无边的海上 没有雪 没有被封冻过的记忆 彼岸的沙漠盛开着诺言的花朵 花蕊上涌出的血 是梦想之树 在凋萎的瞬间开放的微笑 我的眼睛 还有许多双眼睛 在阳光下被聚成一束光亮 到达那里 花瓣鲜黄 花蕊惨红 那么 通往遥远冬季旅程的歌声在哪里 是绿色邮车在每天黄昏 到我们门口按响的铃声吗 每次等待都是从黎明开始 每一次到来却都是传递痛苦 浓荫下的希望曾被许诺又被欺骗 只有那一只金苹果依旧悬挂在空中 还有我的蓝铃花依旧弹拨着老吉它
1996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林木
<正> 你和别的花朵一样 顺水漂流 只是足迹 与指定的方向 稍有偏离 我是横越激流的扁舟 在早已预知的地方 你的身边 触礁翻船
1996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宫华
<正> 等待的痛苦象水 象流淌的希望漂泊着小舟 迷失在无边的海上 没有雪 没有被封冻过的记忆 彼岸的沙漠盛开着诺言的花朵 花蕊上涌出的血 是梦想之树 在凋萎的瞬间开放的微笑 我的眼睛 还有许多双眼睛 在阳光下被聚成一束光亮 到达那里 花瓣鲜黄 花蕊惨红 那么 通往遥远冬季旅程的歌声在哪里 是绿色邮车在每天黄昏 到我们门口按响的铃声吗 每次等待都是从黎明开始 每一次到来却都是传递痛苦 浓荫下的希望曾被许诺又被欺骗 只有那一只金苹果依旧悬挂在空中 还有我的蓝铃花依旧弹拨着老吉它
1996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林木
<正> 你和别的花朵一样 顺水漂流 只是足迹 与指定的方向 稍有偏离 我是横越激流的扁舟 在早已预知的地方 你的身边 触礁翻船
1996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宫华
<正> 等待的痛苦象水 象流淌的希望漂泊着小舟 迷失在无边的海上 没有雪 没有被封冻过的记忆 彼岸的沙漠盛开着诺言的花朵 花蕊上涌出的血 是梦想之树 在凋萎的瞬间开放的微笑 我的眼睛 还有许多双眼睛 在阳光下被聚成一束光亮 到达那里 花瓣鲜黄 花蕊惨红 那么 通往遥远冬季旅程的歌声在哪里 是绿色邮车在每天黄昏 到我们门口按响的铃声吗 每次等待都是从黎明开始 每一次到来却都是传递痛苦 浓荫下的希望曾被许诺又被欺骗 只有那一只金苹果依旧悬挂在空中 还有我的蓝铃花依旧弹拨着老吉它
1996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林木
<正> 你和别的花朵一样 顺水漂流 只是足迹 与指定的方向 稍有偏离 我是横越激流的扁舟 在早已预知的地方 你的身边 触礁翻船
1996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心水
<正> 《华文文学》主编陈贤茂教授来函嘱我撰写一篇介绍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历史的文字,令我颇为踌躇。这类专文若资料不足极难交待清楚,本想回函婉拒,但陈教授函件言明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对澳大利亚的华文文学几乎一片空白。我是现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秘书长,对外介绍澳大利亚华文文学是义不容辞的工作。可惜囿于客观条件,未能广泛涵盖,有所缺漏在所难免,还盼读者原谅及不吝斧正。
1996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心水
<正> 《华文文学》主编陈贤茂教授来函嘱我撰写一篇介绍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历史的文字,令我颇为踌躇。这类专文若资料不足极难交待清楚,本想回函婉拒,但陈教授函件言明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对澳大利亚的华文文学几乎一片空白。我是现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秘书长,对外介绍澳大利亚华文文学是义不容辞的工作。可惜囿于客观条件,未能广泛涵盖,有所缺漏在所难免,还盼读者原谅及不吝斧正。
1996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心水
<正> 《华文文学》主编陈贤茂教授来函嘱我撰写一篇介绍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历史的文字,令我颇为踌躇。这类专文若资料不足极难交待清楚,本想回函婉拒,但陈教授函件言明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对澳大利亚的华文文学几乎一片空白。我是现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秘书长,对外介绍澳大利亚华文文学是义不容辞的工作。可惜囿于客观条件,未能广泛涵盖,有所缺漏在所难免,还盼读者原谅及不吝斧正。
1996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西贝
<正> 也许有一些鱼 也许有一些鱼 曾想逃离大海 也许有一些鹿 曾想逃离山峦 时间过去了 鱼留在海里 鹿留在山中 我留在门外
1996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西贝
<正> 也许有一些鱼 也许有一些鱼 曾想逃离大海 也许有一些鹿 曾想逃离山峦 时间过去了 鱼留在海里 鹿留在山中 我留在门外
1996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西贝
<正> 也许有一些鱼 也许有一些鱼 曾想逃离大海 也许有一些鹿 曾想逃离山峦 时间过去了 鱼留在海里 鹿留在山中 我留在门外
1996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吴奕锜
<正> 骆明,原名叶昆灿,另有笔名司徒文、丘野、司马路、胡笳、唐尼、刘步、赵明等。1935年9月19日出生于福建厦门。1937年泸沟桥事变,日寇大举入侵中原大地后不久,随家人逃难到南洋。二战结束后,直接上小学四年级。1956年考入南洋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担任过中学老师、教务主任、校长等职,至1983年离开教育界,转而从商至今。
1996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吴奕锜
<正> 骆明,原名叶昆灿,另有笔名司徒文、丘野、司马路、胡笳、唐尼、刘步、赵明等。1935年9月19日出生于福建厦门。1937年泸沟桥事变,日寇大举入侵中原大地后不久,随家人逃难到南洋。二战结束后,直接上小学四年级。1956年考入南洋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担任过中学老师、教务主任、校长等职,至1983年离开教育界,转而从商至今。
1996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吴奕锜
<正> 骆明,原名叶昆灿,另有笔名司徒文、丘野、司马路、胡笳、唐尼、刘步、赵明等。1935年9月19日出生于福建厦门。1937年泸沟桥事变,日寇大举入侵中原大地后不久,随家人逃难到南洋。二战结束后,直接上小学四年级。1956年考入南洋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担任过中学老师、教务主任、校长等职,至1983年离开教育界,转而从商至今。
1996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古远清
<正> 百感交集到宝岛 前后拿到四次入台证。仅《联合报》登过我访台的消息就不止一次。由于阴差阳错,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时报出版公司、世界诗人大会……等众多单位从1991年起陆续邀请我赴台,终未能成行。这次到台湾作文化之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我来到启德机场,和送我的中文大学黄维梁教授挥手告别时,心里不禁百感交集!
1996年02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古远清
<正> 百感交集到宝岛 前后拿到四次入台证。仅《联合报》登过我访台的消息就不止一次。由于阴差阳错,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时报出版公司、世界诗人大会……等众多单位从1991年起陆续邀请我赴台,终未能成行。这次到台湾作文化之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我来到启德机场,和送我的中文大学黄维梁教授挥手告别时,心里不禁百感交集!
1996年02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古远清
<正> 百感交集到宝岛 前后拿到四次入台证。仅《联合报》登过我访台的消息就不止一次。由于阴差阳错,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时报出版公司、世界诗人大会……等众多单位从1991年起陆续邀请我赴台,终未能成行。这次到台湾作文化之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我来到启德机场,和送我的中文大学黄维梁教授挥手告别时,心里不禁百感交集!
1996年02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陈贤茂
<正> 1991年7月,在中山市翠亨村举行的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王润华博士宣读了一篇题为《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的论文,其中有一段曾引起一场小小的争论。这一段的内容是: 当一个地区的文学建立了本土文学传统之后,这种文学便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学,更不能把它看作中国文学之支流。因此,周策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建立起多元文学中心的观念。华文文学,本来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中国。可是自从
1996年02期 47-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陈贤茂
<正> 1991年7月,在中山市翠亨村举行的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王润华博士宣读了一篇题为《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的论文,其中有一段曾引起一场小小的争论。这一段的内容是: 当一个地区的文学建立了本土文学传统之后,这种文学便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学,更不能把它看作中国文学之支流。因此,周策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建立起多元文学中心的观念。华文文学,本来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中国。可是自从
1996年02期 47-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陈贤茂
<正> 1991年7月,在中山市翠亨村举行的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王润华博士宣读了一篇题为《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的论文,其中有一段曾引起一场小小的争论。这一段的内容是: 当一个地区的文学建立了本土文学传统之后,这种文学便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学,更不能把它看作中国文学之支流。因此,周策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建立起多元文学中心的观念。华文文学,本来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中国。可是自从
1996年02期 47-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彭志恒
<正> 德国剧作家、诗人和文论家席勒在他的《诗之天真与感伤》一书中将作者分作两类:一类是“天真的”,一类是“感伤的”。按照他的意见,“天真”的作者将自我完全溶入自然,其作品中全无创作主体之形迹,凝定为作品的作者之“我”的悲欢愁悦就是自然(即世界)的状态;而“感伤”的作者则正好相反,他始终隔膜于自然,并为找不到自然而感伤,其作品只不过是作者“我”发表意见的一种工具。很难说席勒的这一分法是对还是错,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的方法不但很有趣,而且也是有效的。当我们
1996年0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彭志恒
<正> 德国剧作家、诗人和文论家席勒在他的《诗之天真与感伤》一书中将作者分作两类:一类是“天真的”,一类是“感伤的”。按照他的意见,“天真”的作者将自我完全溶入自然,其作品中全无创作主体之形迹,凝定为作品的作者之“我”的悲欢愁悦就是自然(即世界)的状态;而“感伤”的作者则正好相反,他始终隔膜于自然,并为找不到自然而感伤,其作品只不过是作者“我”发表意见的一种工具。很难说席勒的这一分法是对还是错,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的方法不但很有趣,而且也是有效的。当我们
1996年0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彭志恒
<正> 德国剧作家、诗人和文论家席勒在他的《诗之天真与感伤》一书中将作者分作两类:一类是“天真的”,一类是“感伤的”。按照他的意见,“天真”的作者将自我完全溶入自然,其作品中全无创作主体之形迹,凝定为作品的作者之“我”的悲欢愁悦就是自然(即世界)的状态;而“感伤”的作者则正好相反,他始终隔膜于自然,并为找不到自然而感伤,其作品只不过是作者“我”发表意见的一种工具。很难说席勒的这一分法是对还是错,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的方法不但很有趣,而且也是有效的。当我们
1996年0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周可
<正> 在新加坡文坛,女性小说家和散文家较为活跃,有的甚至还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以诗名享誉文坛者并不多见,而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中,淡莹无疑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 淡莹,原名刘宝珍,广东梅县人。1943年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高中毕业后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66年,淡莹在台湾大学获学士学位后于翌年赴美深造,并获得了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71年夏,淡莹离开威斯康辛来到风光宜人,气候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州,在圣塔·巴巴拉的加州大学执教。1974年回新加坡定居,现任教于新加坡国
1996年02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周可
<正> 在新加坡文坛,女性小说家和散文家较为活跃,有的甚至还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以诗名享誉文坛者并不多见,而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中,淡莹无疑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 淡莹,原名刘宝珍,广东梅县人。1943年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高中毕业后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66年,淡莹在台湾大学获学士学位后于翌年赴美深造,并获得了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71年夏,淡莹离开威斯康辛来到风光宜人,气候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州,在圣塔·巴巴拉的加州大学执教。1974年回新加坡定居,现任教于新加坡国
1996年02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周可
<正> 在新加坡文坛,女性小说家和散文家较为活跃,有的甚至还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以诗名享誉文坛者并不多见,而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中,淡莹无疑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 淡莹,原名刘宝珍,广东梅县人。1943年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高中毕业后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66年,淡莹在台湾大学获学士学位后于翌年赴美深造,并获得了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71年夏,淡莹离开威斯康辛来到风光宜人,气候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州,在圣塔·巴巴拉的加州大学执教。1974年回新加坡定居,现任教于新加坡国
1996年02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潘亚暾
<正> 金秋送爽,京华与会,幸会池莲子,见其男孩发式,豪放性格,确有假小子风姿,但我更喜欢她那嘹亮的歌声。 池莲子是文革期间受过黑龙江“北大荒”农垦戍边洗礼的温州姑娘。艰难时期的爱情,意外地被回城后的对方抛弃了。时过境迁,人心难测,总之悲剧一场;但这却给她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生活补偿,即文学事业的高度成就。我喜欢她的散文,远甚于喜欢她的诗。
1996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潘亚暾
<正> 金秋送爽,京华与会,幸会池莲子,见其男孩发式,豪放性格,确有假小子风姿,但我更喜欢她那嘹亮的歌声。 池莲子是文革期间受过黑龙江“北大荒”农垦戍边洗礼的温州姑娘。艰难时期的爱情,意外地被回城后的对方抛弃了。时过境迁,人心难测,总之悲剧一场;但这却给她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生活补偿,即文学事业的高度成就。我喜欢她的散文,远甚于喜欢她的诗。
1996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潘亚暾
<正> 金秋送爽,京华与会,幸会池莲子,见其男孩发式,豪放性格,确有假小子风姿,但我更喜欢她那嘹亮的歌声。 池莲子是文革期间受过黑龙江“北大荒”农垦戍边洗礼的温州姑娘。艰难时期的爱情,意外地被回城后的对方抛弃了。时过境迁,人心难测,总之悲剧一场;但这却给她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生活补偿,即文学事业的高度成就。我喜欢她的散文,远甚于喜欢她的诗。
1996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母发荣
<正> 纵观梦莉的散文,不难发现那镶嵌于字里行间的古典诗词佳句。从“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风刀霜剑严相逼”,到“老去唯眈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较晚,不见洛阳花”……等等,皆被梦莉信手拈来,表情达意,营造意境,使她的散文具有了鲜明的中国传统审美倾向,烙印上了或浓或淡的中国情调。 梦莉发表作品始于1986年,她的散文因大量地援引古典诗词,因而具有了一种传统的诗意美,泰国的华文教育长期受到限制,梦莉何以会具有如此的古典文学修养呢?从《小薇的童年》、《万事东流水》、
1996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母发荣
<正> 纵观梦莉的散文,不难发现那镶嵌于字里行间的古典诗词佳句。从“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风刀霜剑严相逼”,到“老去唯眈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较晚,不见洛阳花”……等等,皆被梦莉信手拈来,表情达意,营造意境,使她的散文具有了鲜明的中国传统审美倾向,烙印上了或浓或淡的中国情调。 梦莉发表作品始于1986年,她的散文因大量地援引古典诗词,因而具有了一种传统的诗意美,泰国的华文教育长期受到限制,梦莉何以会具有如此的古典文学修养呢?从《小薇的童年》、《万事东流水》、
1996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母发荣
<正> 纵观梦莉的散文,不难发现那镶嵌于字里行间的古典诗词佳句。从“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风刀霜剑严相逼”,到“老去唯眈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较晚,不见洛阳花”……等等,皆被梦莉信手拈来,表情达意,营造意境,使她的散文具有了鲜明的中国传统审美倾向,烙印上了或浓或淡的中国情调。 梦莉发表作品始于1986年,她的散文因大量地援引古典诗词,因而具有了一种传统的诗意美,泰国的华文教育长期受到限制,梦莉何以会具有如此的古典文学修养呢?从《小薇的童年》、《万事东流水》、
1996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张国培
<正> (一) 在泰华文坛的两次微型小说创作高潮中,司马攻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微型小说,质量甚佳,而且在理论上对微型小说的创作特点和审美价值及其在海外作家中的地位和影响,都作出深刻的阐述,对有关作家还写出了专文评述。除此之外,还大力向泰华文坛引进和推荐许多有关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文章,让作家和广大读者开扩眼界,增长见识。这一切无疑对泰华文坛几年来微型小说创作高潮叠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司马攻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他的倡导和表率作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司马攻的第一个微型小说集《演员》出版后,立
1996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张国培
<正> (一) 在泰华文坛的两次微型小说创作高潮中,司马攻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微型小说,质量甚佳,而且在理论上对微型小说的创作特点和审美价值及其在海外作家中的地位和影响,都作出深刻的阐述,对有关作家还写出了专文评述。除此之外,还大力向泰华文坛引进和推荐许多有关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文章,让作家和广大读者开扩眼界,增长见识。这一切无疑对泰华文坛几年来微型小说创作高潮叠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司马攻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他的倡导和表率作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司马攻的第一个微型小说集《演员》出版后,立
1996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张国培
<正> (一) 在泰华文坛的两次微型小说创作高潮中,司马攻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微型小说,质量甚佳,而且在理论上对微型小说的创作特点和审美价值及其在海外作家中的地位和影响,都作出深刻的阐述,对有关作家还写出了专文评述。除此之外,还大力向泰华文坛引进和推荐许多有关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文章,让作家和广大读者开扩眼界,增长见识。这一切无疑对泰华文坛几年来微型小说创作高潮叠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司马攻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他的倡导和表率作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司马攻的第一个微型小说集《演员》出版后,立
1996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杜显志
<正> 初识赵淑敏是在1994年春天。 赵淑敏和她丈夫傅晔先生在北京访问、讲学之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继堂研究员陪同,专程来郑州大学访问、讲学。我被指定为接待人之一。 在几天相处的过程中,赵淑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坦率、热情,富有才气和浓浓的炎黄赤子情。 近一年来,我读了赵淑敏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在受托为她编印散文集《生命的新章》的过程中,对其文学创作,及其内心世界又有了较深一层的把握和理解。她是一位“才情兼丽”的学者和作家。 学者型的作家
1996年02期 67-7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杜显志
<正> 初识赵淑敏是在1994年春天。 赵淑敏和她丈夫傅晔先生在北京访问、讲学之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继堂研究员陪同,专程来郑州大学访问、讲学。我被指定为接待人之一。 在几天相处的过程中,赵淑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坦率、热情,富有才气和浓浓的炎黄赤子情。 近一年来,我读了赵淑敏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在受托为她编印散文集《生命的新章》的过程中,对其文学创作,及其内心世界又有了较深一层的把握和理解。她是一位“才情兼丽”的学者和作家。 学者型的作家
1996年02期 67-7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杜显志
<正> 初识赵淑敏是在1994年春天。 赵淑敏和她丈夫傅晔先生在北京访问、讲学之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继堂研究员陪同,专程来郑州大学访问、讲学。我被指定为接待人之一。 在几天相处的过程中,赵淑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坦率、热情,富有才气和浓浓的炎黄赤子情。 近一年来,我读了赵淑敏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在受托为她编印散文集《生命的新章》的过程中,对其文学创作,及其内心世界又有了较深一层的把握和理解。她是一位“才情兼丽”的学者和作家。 学者型的作家
1996年02期 67-7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许燕
<正> “比喻和象征,向我们指明的远比那些哲学原理更能震憾我们的心灵”。所以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空灵随意的想象构造了一个难以破译完全的艺术空间;泰戈尔的树林、天空、花草搭起的是一个神秘的美的无尽的世界,令人们永久地留连。这些远比那些同是阐述生命的哲学著作更具有魅力。童话,以其瑰丽的色彩,给诗歌王国增添一份神奇。
1996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许燕
<正> “比喻和象征,向我们指明的远比那些哲学原理更能震憾我们的心灵”。所以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空灵随意的想象构造了一个难以破译完全的艺术空间;泰戈尔的树林、天空、花草搭起的是一个神秘的美的无尽的世界,令人们永久地留连。这些远比那些同是阐述生命的哲学著作更具有魅力。童话,以其瑰丽的色彩,给诗歌王国增添一份神奇。
1996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许燕
<正> “比喻和象征,向我们指明的远比那些哲学原理更能震憾我们的心灵”。所以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空灵随意的想象构造了一个难以破译完全的艺术空间;泰戈尔的树林、天空、花草搭起的是一个神秘的美的无尽的世界,令人们永久地留连。这些远比那些同是阐述生命的哲学著作更具有魅力。童话,以其瑰丽的色彩,给诗歌王国增添一份神奇。
1996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王一桃
<正> 一 我是热带的儿子,故我对热带情特别深。不仅我,还有我父亲、我祖父,都是在热带生、热带长的。说起热带这段缘,可以追溯到我的曾祖父黄同古,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从福建省同安县十二浦漂洋渡海到马来半岛的东海岸来。那时候的丁加奴,大河两岸除了椰树还是椰树,除了蕉林还是蕉林,几乎荒无人烟。置身于椰风蕉雨的热带,颇有点像鲁滨逊漂流到一个荒岛的感受。我那首《东海岸的传说》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当东海岸还睡在远古的风中/只有海风
1996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王一桃
<正> 一 我是热带的儿子,故我对热带情特别深。不仅我,还有我父亲、我祖父,都是在热带生、热带长的。说起热带这段缘,可以追溯到我的曾祖父黄同古,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从福建省同安县十二浦漂洋渡海到马来半岛的东海岸来。那时候的丁加奴,大河两岸除了椰树还是椰树,除了蕉林还是蕉林,几乎荒无人烟。置身于椰风蕉雨的热带,颇有点像鲁滨逊漂流到一个荒岛的感受。我那首《东海岸的传说》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当东海岸还睡在远古的风中/只有海风
1996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王一桃
<正> 一 我是热带的儿子,故我对热带情特别深。不仅我,还有我父亲、我祖父,都是在热带生、热带长的。说起热带这段缘,可以追溯到我的曾祖父黄同古,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从福建省同安县十二浦漂洋渡海到马来半岛的东海岸来。那时候的丁加奴,大河两岸除了椰树还是椰树,除了蕉林还是蕉林,几乎荒无人烟。置身于椰风蕉雨的热带,颇有点像鲁滨逊漂流到一个荒岛的感受。我那首《东海岸的传说》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当东海岸还睡在远古的风中/只有海风
1996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陈辽
<正> 把著名作家白先勇置于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整体中来考查,揭示其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是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的学术研究特点。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海外华文文学又和中国文学有着亲缘关系。研究台湾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但宏观的研究必须以微观的把握为基础;微观的研究,又必须具有宏观的眼光。如此互补互动,即使是研究某个具体作家,也能从一滴水看世界,从一个作家看台湾
1996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陈辽
<正> 把著名作家白先勇置于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整体中来考查,揭示其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是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的学术研究特点。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海外华文文学又和中国文学有着亲缘关系。研究台湾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但宏观的研究必须以微观的把握为基础;微观的研究,又必须具有宏观的眼光。如此互补互动,即使是研究某个具体作家,也能从一滴水看世界,从一个作家看台湾
1996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陈辽
<正> 把著名作家白先勇置于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整体中来考查,揭示其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是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的学术研究特点。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海外华文文学又和中国文学有着亲缘关系。研究台湾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但宏观的研究必须以微观的把握为基础;微观的研究,又必须具有宏观的眼光。如此互补互动,即使是研究某个具体作家,也能从一滴水看世界,从一个作家看台湾
1996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陈敏
<正> 摄影大师陈复礼1916年出生,潮安人。20岁“闯荡南洋”,初为店员,其后经商。1955年定居香港,从事摄影艺术活动,声名日盛。自1957年起至今,他已在世界不少大城市举办过个展,先后荣获各种国际沙龙和欧、美、亚、非各大洲的国际影展的金、银、铜牌不下数百枚,还曾连续五年进入国际沙龙“十杰”。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96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陈敏
<正> 摄影大师陈复礼1916年出生,潮安人。20岁“闯荡南洋”,初为店员,其后经商。1955年定居香港,从事摄影艺术活动,声名日盛。自1957年起至今,他已在世界不少大城市举办过个展,先后荣获各种国际沙龙和欧、美、亚、非各大洲的国际影展的金、银、铜牌不下数百枚,还曾连续五年进入国际沙龙“十杰”。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96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陈敏
<正> 摄影大师陈复礼1916年出生,潮安人。20岁“闯荡南洋”,初为店员,其后经商。1955年定居香港,从事摄影艺术活动,声名日盛。自1957年起至今,他已在世界不少大城市举办过个展,先后荣获各种国际沙龙和欧、美、亚、非各大洲的国际影展的金、银、铜牌不下数百枚,还曾连续五年进入国际沙龙“十杰”。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96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陈瑞献1996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许燕
<正> 我不是上帝的无知无觉的玩偶,不要把我当一个隐逸的智者崇拜, 我只是一个上帝对自由的警诫,一个处罚千年的活碑, 尽管有明月清风梳理着我的绿发,顽石流云都驯服在我的麾下, 可地狱里的撒旦,心事有谁明白? 谁懂得我,一个压抑千年的幽魂的寂寞,一个即将喷薄而出的精灵的寂寞? 谁甘心背负永远的墓志铭,任青草腐蚀血肉之躯,伴鸹噪的蚊蝇? 我是一个遭惩罚的哑巴,几千年的风雨划着我的额头,
1996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陈瑞献1996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许燕
<正> 我不是上帝的无知无觉的玩偶,不要把我当一个隐逸的智者崇拜, 我只是一个上帝对自由的警诫,一个处罚千年的活碑, 尽管有明月清风梳理着我的绿发,顽石流云都驯服在我的麾下, 可地狱里的撒旦,心事有谁明白? 谁懂得我,一个压抑千年的幽魂的寂寞,一个即将喷薄而出的精灵的寂寞? 谁甘心背负永远的墓志铭,任青草腐蚀血肉之躯,伴鸹噪的蚊蝇? 我是一个遭惩罚的哑巴,几千年的风雨划着我的额头,
1996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陈瑞献1996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许燕
<正> 我不是上帝的无知无觉的玩偶,不要把我当一个隐逸的智者崇拜, 我只是一个上帝对自由的警诫,一个处罚千年的活碑, 尽管有明月清风梳理着我的绿发,顽石流云都驯服在我的麾下, 可地狱里的撒旦,心事有谁明白? 谁懂得我,一个压抑千年的幽魂的寂寞,一个即将喷薄而出的精灵的寂寞? 谁甘心背负永远的墓志铭,任青草腐蚀血肉之躯,伴鸹噪的蚊蝇? 我是一个遭惩罚的哑巴,几千年的风雨划着我的额头,
1996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