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 陈清业指画选

    1996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 坷埠血案——长篇小说《烈日底下》选载

    黄东平

    黄东平是印度尼西亚著名华文作家.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反映海外华侨、华人的生活和奋斗,在海外华文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东平的代表作是描绘荷印时代华侨社会生活画卷的系列长篇《侨歌》三部曲.第一部《七洲洋外》和第二部《赤道线上》先在香港自费出版,后又在中国大陆再版.最近,作者又完成了第三部《烈日底下》,约40万字.本刊先期得到作者的原稿,现选载其中一个精采片断,以飨读者.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制约,第三部目前尚未出版.我们希望海内外出版社和工商企业能够支持这部著作的出版.如有愿意出版或赞助出版经费的单位,请与本刊联系.

    1996年03期 4-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 钟怡雯

    <正>挥之不散的小孩,像一群开轰炸机的苍蝇.那些来来往往、打满问号的眼神,探得我心虚.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加了这道门.门在这个“开放”的热带雨林,却显得十分突兀而不合时宜.然而我委实无法适应自己的角色由学者变成腥鱼、白罗卜、淡菜等等,那些专门招惹苍蝇的腥食.从我把大批的书籍卸下开始,上架、堆叠资料,那些好奇得喷火的眼睛和咕哝,令我全身像爬满蚂蚁.甚至连喝口水、上个厕所、打个再平常不过的喷嚏,他们都像观赏一个外星人般窃窃私语.门还给我充分的隐私权和平衡的心理状态.大门一关,我在不受干扰的状况下,开始着手进行论文资料的整理和撰写.研究范围锁定“伊答”的华人历史.这个被友族称为伊答的小村落最大的特色,是早年华人卖猪仔到南洋.和“土蕃女”结合而留下的多元文化.我选择“伊答”成为毕业论文的对象,出发点再单纯不过——它在祖母口述的历史里,已经建构起鲜活的历史,我要做的,不过是把它落实成文字,在理性中调入一些温暖的感性回忆做调味料,软

    1996年03期 16-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依样剪葫芦

    白令海

    <正>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小节中,有些琐事是你愿意做的,也有些琐事你不喜欢做,或许严重点发展到存在讨厌感和惧怕成分.如我怕去理发,说明白点,是怕洗发.为什么?我也表达不出真正因由.每要去理发时,一走到理发店门前,老是徘徊不愿进去,有望门却步的怯思.人的生活习惯不尽同,通常都是在平常和不平常的状态活下去,有些人会自觉而取得调和,而一些人却是浑浑噩噩的混至“魂兮归去”都改不过来.我好多时也有点自觉,自觉我是“魂兮归去”的那一种人.以理发来说,原是件平常不过的小事,发毛长了既不好看又不卫生,要是患生头汗,你不去洗干净行吗?不然边幅不修损仪容呀!我理发时最怕给理发师洗发——潮州人叫洗头,连发带头洗,愈觉恰切.这怕,并不是恐惧感觉,而是理发师抓不到痒处.他老是用指甲在你头皮上轻抓溜滑,滑得你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好多次我以求饶的口气说:“你就抓重点好么?他不理会你,若无其事的与伙伴大谈海南老乡话.这是三十多年的一家理发店.我只好受罪感的

    1996年0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身边的雾

    朵拉

    <正>打开房子的大门,她看见远山被笼罩在薄雾中.在阳光下的山是青葱翠绿的,充满生机的活泼灿烂,在薄雾里的山却多了一层茫茫的白,她看着,感觉那是另一种朦胧的幽雅秀丽.她在树荫下的椅子上坐着,裙子马上被露水沾湿了,可是她一点也不在乎,就算是弄脏了的话,最多再买一件新的,她不再像以前一样,想买一条新裙子得捱三个月的工作.空气里虽然有冷冷的湿意,却清新得让人忍不住要深深的呼吸,这个时间在山下,众人忙着赶路上班,汽车的废气充塞在路上,每个人都躲在车里,开足冷气,没有人敢开车窗,谁都不想把自己置身于乌烟瘴气的环境里.而像她一般身份的小职员,没有自用车,只好在路上吸着团团黑烟,费劲地挤着公车.工作,赶路,是任何人都不能逃开的恶梦.她曾经悲叹过,尝试寻找远离这种烦忙日子的路,却总觅

    1996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诗三首

    方浪舟

    <正>找到一棵最茂盛的垂柳她跟他躲了进去为了那隐秘的吻坠在柳梢的八哥哈哈欢叫它啄到柳下的消息他俩回家的路儿伸出垂柳沿途尽是八哥的笑声

    1996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无题咏叹调(外一首)

    庄伟杰

    <正>告别了那片熟悉的桃花林沿着坚硬的目光驶向另一个港弯我们厮守许久的千年古道海螺又一次次激扬起召唤我们听见过什么 我们闻到一阵酒香来自遥远的风 穿越灵魂的净地我们才发现自己失落了一把钥匙梦想的利剑削出岁月的斑痕黄金的光芒刺得我们头晕目眩经历另一片没有遮拦的海水和荒原我们感觉精疲力乏 寸步维艰纹路褪色出一道道苍老的记忆

    1996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从《新加坡文艺》到“新加坡文艺协会”

    骆明

    <正>1976年《新加坡文艺》创刊.《新加坡文艺》创刊时就定期为季刊,16开本.这本刊物之所以能出版,得力于当时任教育出版社总经理何家良次长.何先生有这个决定,于是就邀请杨松年、王润华、谢克、杜珠成、陈川强、叶昆灿出任编辑.《新加坡文艺》在决定出版时,就有一个决定:这份刊物不分派系,不管大小牌作者,一概接受.同时尽量使这份刊物的稿费能超前,稿费能在各报刊之前.稿件之不分派亲,选稿不看人物,稿费的领前,确实是做了,有的是维持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有的到今天还是维持着,坚持着这样做.到了1980年,教育出版社表示未能再维持刊物庞大的印刷费,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于是,大家就决定在刊物的基础上,由原有的六个人,发起组织了一个组织.那就是“新加坡文艺协会”——“新加坡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公教中学举行,出席人数大约不在200人之下,热闹一时.随即举行了一场“国际文学研讨会”,邀请白先勇、刘以鬯、痖弦、方北方等出席主讲.

    1996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感言

    杨松年

    <正>《新加坡文艺》正进入创刊后的第二十个年头.对一个古老的国家来说,二十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新加坡有史以来的刊物来说,却没有几份刊物能象《新加坡文艺》这样,能够屹立得这么长久,特别是纯文艺性的刊物.因此我们实在应该为坚持在文艺岗位上付出努力的《新加坡文艺》编者表示敬意.然而我对这份刊物,感触万端.回想在发起编辑这份刊物时,过去的那股雄心仿佛又在心底涌现.1976年1月,一份备受新加坡写作界关注的《新加坡文艺》季刊在当时教育出版社经理何家良先生的支持下,发刊问世.何先生在发刊词中表示:“《新加坡文艺》的面世,标志着新加坡文艺的另一里程碑;《新加坡文艺》的诞生,也掀开了新加坡文艺新的一页.“文艺写作者、文艺爱好者、教师和学生都会为这份新刊物的出版而欢呼和鼓舞.今后,新加坡将会有一份真正代表新加坡文艺水平的刊物.长期以来,文艺写作者苦于没有一个真正能让他们耕耘的园

    1996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蛹的横切面——析论叶明的创作理念的形成与写作技巧的演进

    陈大为

    <正>一、马华诗风马华的新诗创作一直有个强大的传统意识:写实.极大部分的题材都环绕在当地华人的政教处境以及社会现况的问题上,“反映大马社会现实”俨然是写作的主要使命;就以95年的第二届优秀青年作家奖为例:“其作品必须反映大马社会现实,具有国家意识.”问题就出在现实题材的过度崇高化,乃至于淹没了诗之所以为诗的主要因素:语言.9O年以前大部分马华本土的诗作都属于严重散文化的、呐喊式的“伪诗”!那只是一篇激昂杂文的断句.在整个内容至上、不重视技巧的创作环境里,连非关写实的个人感怀之作,也被散文化的语言、平铺直叙的笔法淹没;只有少数几位6字辈和7字辈,以及旅台的创作者,在诗歌的结构与意象的经营、题材的多元开创、语言诗质的提升方面,有显著的突破.叶明是5字辈当中——除了沙禽以外——唯一在整体写作技巧和创作理念方面有大幅“演进”的诗人.但90年以前叶明写的大多属“志在写实”的短诗,那种诗风是前行代诗人互相参考彼此的错误诗

    1996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甄供杂文论

    吴奕锜

    <正>不论是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还是在当下的大陆文坛,从事杂文创作都不是一种轻松惬意的行当.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当年因了他的杂文而受到的身前身后的攻讦漫骂,当今中国大陆那些有名无名的杂文家所时时发出的“杂文难写”的概叹,无一不证明了杂文这玩艺切不可轻易沾染上身.甄供熟读中国现代文学史,对鲁迅杂文更有着较深的研修,按理说,他不会不知道在同样深受着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马华社会中操持杂文创作所要面临的是非艰难的程度,并不亚于他的华文故土.而事实上,他在写作杂文的过程中,也已确确实实曾因此而碰到过一些不大不小的纠缠不休的麻烦,但尽管如此,他却依然执着如斯.从5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90年代,一写就写了40年,至今出版了《里程集》(1974)、《春泥集》(1978)、《麒麟集》(1985)》《叶的事业》(1986)、《蒜苔集》(1989)、《潮汐投影》(1991)等6部杂文集(1).象他这样几十年矢志不渝地坚持杂文创作并有如此不俗成绩者,在马华文坛中似乎还不多见.甄供属于那种有着典型的入世思想的作家.中国传统文人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古代先贤“文以载道”的遗训,共同奠定了他的“文须有益于天下”(2)的文学宗旨.他不屑于写那些“风花雪月、肚脐内外的琐屑”,或是“潜心于文字的雕琢,发抒一些

    1996年03期 31-3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论柳舜诗的忧患意识

    龙彼德

    <正>忧患意识是人类本体性的哲学意识,也是诗人特别是一个优秀诗人的必备条件与最大长处.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有将近一半是诗人?一条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如:米沃什“以不妥协的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激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夸西莫多表现了“现代人生的悲剧”;聂鲁达“以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拉丁美洲大陆的命运和梦想”;萨克斯“表述了以色列人的命运”;拉格克维斯特“努力解答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蒙塔莱在“诠释人类的价值”……柳舜的诗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些大师们的水准,但就其优患意识来说是相同的.柳舜原名孙泽宇,1936年出生于中国福建厦门,1948年迁居新加坡,曾任银行文书、报社记者、编辑、商行经理等.他写诗很早,结集却迟,《忧思曲》(仙人掌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是他继短篇小说集《MD是这样选出来的》之后出版的一本诗歌结集.在《忧思曲》一诗中,他这样写道:

    1996年03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文化关怀的一个程式——从融融的创作说开去

    彭志恒

    <正>严格说来,文化关怀是东方世界20世纪以来的一种独有的文学现象.一方面,虽然在政治上它可以被分成多个部分,但从文化的角度讲,它是一个有着同一的基底结构的整体:终极追求都是非个体主义的,即,最高价值不是逻辑起点的人,而是现实终端的群体生活.另一方面,本世纪以来,人开始觉醒,开始于努力把自己从群体主义伦理关系的障蔽之下拯救出来,以便重新梳理自己关于自己的理想;与此同时,它借用了许多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发展的概念如“个性”、“自我”、“个人”、“民主”、“人权”、“女性”等等.这一切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一个最敏感的文化部门——呈现出独特性来.在西方近现代史上,文学所关怀的,就总体而言,是文学之外的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这些终极意义上的追求;这主要因于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特征.比较之下,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文化——的群体主义特征则无时无刻不扼杀着人们的人道主义理想,使人无法自由地思考从而追索其自身的含义.这便把解除文化束缚的任务自然而然地推给了文学创作;中国“五四”以来的全部文学创作可以被看成是

    1996年03期 39-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神州大地的赞歌——评江天《神州如此多娇》

    郑择魁,田斌君

    <正>吴天才先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又是一位十分勤奋的诗人.近年来,我陆续收到他的诗集《鲁迅赞》、《民族魂》等诗集.前不久,又收到了他的新作《神州如此多娇》,(署名江天1994年由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这是一本很耐读的诗集,与其说它精美的装帧、晓畅的语言、朴实的感情打动了我,毋宁说是诗中浓厚的乡土寻根、深刻的历史反省与具象的美感深深地吸引了我.吴先生嘱我为诗集写评论,因为这不仅是评论诗集本身,而且也是为促进中马友谊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祖籍福建而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吴天才,总是盼望有一天能够到养育了他祖先的那片神奇的土地去看看,寻其根之所在.因此,当他1989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时侯,他的激动的心潮顿时化为澎湃的诗情流露出来:“怀着一颗/激奋的心/装满一皮箱/浓浓的情/我踏上了/万里长风的旅程 寻找/千年的古梦”.(《欢乐的旅程》)在作者依次游览广州、杭州、上海和北京的十几天里,他写下了大量的呼唤乡音、赞美乡情的诗歌.在《夜抵羊城》里,他写道:

    1996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论蓉子的创作

    陈贤茂

    <正>崛起于70年代初的蓉子,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作家.那娓娓动人的叙说,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那含蓄隽永的人生哲理,那流荡于字里行间的脉脉情思,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蓉子开始写作的年代,正是新加坡从殖民地经济走向蓬勃发展的现代工商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华人社会中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支柱的旧家族制度,正逐步让位于更具平等色彩的现代小家庭制度.社会上女性地位的攀升,女权主义的抬头,标志着几千年来传统的男权中心地位的衰落.蓉子长期在旧家庭中生活(先是养女,后是媳妇),使她对旧家庭的各种矛盾和弊病了解十分深刻,因此她的作品便在揭露旧家族制度的弊端和弘扬女性观念方面独树一帜.蓉子的作品,由于崇尚女性自主意识和男女平等的理念,使她成了新加坡突出的女性主义代表作家.蓉子原名李赛蓉,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金石乡.由于家贫,也由于祖辈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作怪,在她8岁时,由祖母做主,送给她姨母当养女,并随养父母移居马来亚柔佛州的一个偏僻小镇.养

    1996年03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观照香港社会的独特视角——评刘以鬯小说《陶瓷》

    唐玲玲

    <正>刘以鬯以他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与文化视角去体察香港社会,进行艺术探索.他有着精深的文化素养,犀利的眼光,把五光十色的香港,加以解剖,然后用如椽之笔,洋洋洒洒地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创作手法,写出一个个不同的切面、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故事,构成他独特的艺术世界.刘以鬯雅爱石湾美术陶塑,日积月累,所藏佳品不少.这些群众化的艺术品也启迪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回答香港《开卷》记者的访问时说:“有一个时期我喜欢搜集美术陶瓷.因此,写《陶瓷》时,我将实际生活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写在小说中.我并不是为了要写《陶瓷》才去搜集陶瓷的.”《陶瓷》最初以连载形式发表于1971年的《明报》晚报副刊.1979年12月由香港文学研究社初版发行.有评论家说,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有评论家说,这是一部较长的中篇小说.总之,这部十万字稍过一点的小说,篇幅不算长,但其中所阐发的哲理却令人深思.香港文学研究社编辑部于1979年12月3日所写的《出版说明》,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对今天读者的阅读与欣赏,仍具有指导意义.说明指出:

    1996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知识与智慧之书

    黄维梁

    <正>认识曾敏之先生多年,一向饮佩其文史知识丰富,兼工诗文.近得曾老的文集《春华集》、《温故知新》,重读了曾老的一些小品,也可以说温故而知新.曾老治学,从新文学进入古典文学,兼及史学,他又是阅历甚丰的报人,我读其文章,爱其辞笔雅健,而意理深刻.书中有他对时代社会的评论,有他多年累积的人生智慧.曾老喜欢旅游.《谈游历》一文先述古今中外一些旅游的情事,然后说旅游对他个人的好处,对他个人的意义:要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要领略“泛若不系之舟”的意境,要印证“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哲理,非出游就难于取得,所以“行万里路”是很有必要的.上面他引述的诗文,呈现了人生不同的情态,而都与“行”有关.近年流行“深度旅游”一词.曾老之游,诚然是有文化深度的游历.去年曾老游山东,所到之处,都有题咏.曾老对“人生这本书”,翻读到哪里,都写下批语,其随笔杂感,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写在人生边上”.他谈好名、论知足、谈逆境,却真是写到人的心里.

    1996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有时不妨“想入非非”

    黄维梁

    <正>最近思果先生东来,有惊人的透露.他在美国半隐居十余年.近月来到东方.在香港、上海、苏州、台北,或演讲,或开会,我有幸聆听他关于翻译和散文的高见.在新知旧雨满座的宴会上,思果先生侃侃而谈、娓娓而道.多的是古今的学问和人生的智慧.他的智慧常常来自实践.实践时,其恒心和毅力都使我折服,体力更使我羡慕.思果先生现年76岁.而他每日做掌上压五百多次.这是日前他亲口透露的,我想真是一项健力士世界记录.这位“健力士”,若干年前每天做一百六十次掌上压,现在每天五百多次.成语“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用于思果先生,是最贴切不过了.一百六十次这个数字,是我从他的新书“想入非非”读到的.思

    1996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最具香港特色的文学

    黄维梁

    <正>“后现代主义”一词,近十年来在中华文化界颇为流行.我并不欣赏这个词语,因为觉得它有语病:明明说的是现在,现代的事物,却要用“后”现代这样的字眼.不过,既然它已在高人雅士间“约定俗成”了.也就由得它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詹明信(Fredrie Jameson)认为,我们这个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文化,是无深度的、断片的、异质多元的,而且与商业挂钩,而且领风骚的日子短暂;此外,所谓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线也模糊了.詹明信说的主要是西方社会的现象.这个形容,我认为用于香港的文学——特别是报纸的专栏文学——也很恰当.香港的专栏杂文,“轻、薄、短、小”,大的问题很难说得透彻.有深度的内容,当然是有的,而且很多;然而,限于字数、限于专栏这种短小的形式,它的确往往予人浮浅的感觉.(这也许可说是麦克鲁汉“媒体就是讯息”论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一个注脚.)作者写专栏,把所思所感的,化整为零,逐日写出.专栏作家不说“写几篇文章”,而说“写

    1996年03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煌煌巨著 令人炫目——古远清新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评介

    林承璜

    <正>古远清的《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最近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这68万字的煌煌巨著,犹如海峡两岸上空的一颗灿烂的星星,令人炫目!要撰写一部成功的批评史,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占有材料;二是具备写作能力;三是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这部文学理论批评史所以能够撰写成功,充分说明了古远清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一、海峡两岸虽有文化交流,但还不是畅通无阻,而古远清写此书时未到过彼岸,开始时难免材料匮乏.但他有胆识,有社交能力,他跟台湾作家和评论家进行了广泛的书信联系,向他们说明自己写作的意向、计划和所需要的有关材料,结果得到了台湾朋友们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使他不仅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而且还听到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二、古远清是科班出身的一位学者,又在大学里执教多年,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的写作经验.在这部《批评史》问世之前,他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论著有:《中国当代诗论50家》、《诗歌分类学》、《海峡两岸诗论新潮》、《海峡两岸朦胧诗品赏》、《台湾现代诗赏析》、《与青少年谈诗》、《诗词的魅力》、《诗歌修辞学》、《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等.这许多著作显示了他的写作实力.

    1996年03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香港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邵德怀

    <正>将香港视为文学沙漠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但将文学评论看作香港文学薄弱环节的,还大有人在.原因有二:一是香港本地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的人,比较起从事创作的要少得多;二是过去出版的、由港人执笔的有关香港文学的著作,有份量者为数有限.最近读到东瑞著《我看香港文学》一书,不禁欣喜.这本厚达360多页的著作,可以说,是对香港文学研究的一大贡献.我与东瑞交往多年.这位中年著名作家,早年生活于印度尼西亚,60年代就读于泉州华侨大学,后定居香港.自70年代从事创作起,他至今已在海内外各地出版了大约七十种著作,其中主要是小说、散文作品.评论著作仅有两本,即《鲁迅<故事新编>浅释》、《老舍小说》.《我看香港文学》属第三本评论著作.该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香港文学的综论.第二部分,是有关香港作家、作品的研究.第三部分,是他为香港作家的著作所作的序跋.我以为,这是一部不务浮华、扎扎实实的论著,正如作者的为人一样.由于作者长期生活于香港,并且在香港文坛耕耘不辍,所以,他对自己的论评对象

    1996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洒向人间一片情——云里风印象随记

    钦鸿

    <正>鲁迅先生曾书写了一幅对联赠给友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是以获得知己好友作为人生最大乐趣的,对此,我颇有同感.自从我涉足海外华文文学领域以来,结识了许许多多热情、诚恳、可以信托的文友,这是我最感兴奋、足以自豪的莫大收获.每当我收到寄自远方的信函,或者从报刊上读到友人的诗文的时侯,眼前便自然浮现出对方亲切的形象,心里便激荡起不可遏止的友情的浪花.马来西亚的云里风先生就是我众多的亲密朋友中的一个.虽然我们之间在年龄、阅历、经济地位以及文学成就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们有缘相识,一见如故,很快便熟稔起来,并且成为情意投合的朋友.云里风先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待人极为热情而真诚.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1991年5月间,马华作协首次组团来华,进行马中文化交流史上深具意义的访问.那时我与云里风刚刚建立了文字之交,彼此都有会见叙谈的愿望.因之,他们访华行程正式决定之后,他便立即驰函相告

    1996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汉堡一角:中国的天,中国的地

    谭绿屏

    <正>1992年3月,我开始在一家德国人经营的大型地毯商场EICHTAL工作,任职美术装璜.上班前一年,我曾应邀在这家公司的画廊举办过画展.顶著万头钻动的失业潮流,我十分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当初我也不清楚,为什么汉堡这家著名的公司会雇用一个中国人来做装璜.上班前一周,去公司面谈职务时,我还在不着边际地思索着,如何作一些跟得上西方艺术潮流的装璜.然而,事情的发展全非我所想像.上班第一天,见过主管人员.左转弯、右转弯,步入商场大厅;穿过后厅到前厅,抬头举目的一瞬间,我就被眼前的意想不到景象惊呆了:几位身高体大的德国木工,挥动着有力的臂膀,攀着木梯,正在全神贯注地安装一个木雕建筑.这木雕建筑竟然是中国式的宫庭门楼!大红柱子盘金龙,大绿木刻琉璃瓦,崭新油亮,五彩生辉.它们同我一样,远渡重洋,来自遥远的黄土地.如今它们被细致小心地操纵在欧洲人厚实的大手中,耀武扬威地占据了这个西方世界的一席地盘.犹如他乡遇到知己,我这个孤伶伶

    1996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天下事难不倒我活生生的一根龙骨头”——读谭绿屏散文《汉堡一角:中国的天,中国的地》

    沈振煜

    <正>1994年,因参与筹办我校(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瑞士籍著名华裔女作家赵淑侠作品的国际研讨会,笔者开始与旅居欧洲的一些华文作家联络,亦始有机会读到入籍德国的华裔画家兼作家谭绿屏女士的文章.读到她所惠寄的第一篇散文——《汉堡一角:中国的天,中国的地》(原文载1994年3月29日台北《中央日报》“海外”副刊).虽则只读此一文,似乎已了然谭女士立足异域,凭藉坚毅个性与内蕴才华,焕发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光彩,折服西方人士并且增进中西文化沟通的工作实绩,进而使我们看到了代代海外华人以中华文化为本、努力吸取西方文化,使两者自然交融,赢得另一世界认同尊重的奋斗与成功.谭绿屏女士原籍南京,应该归属于“文革”前“老三届”中最高的一届亦即遭际最令人扼腕的学子之群.她1966年高中毕业后报考南京艺术学院,已知入取而因“文革”爆发作废.1969年初至1976年底,整整八年“插队”于江苏泗洪县,在“广阔天地”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除了“劳力”之锻炼,这更是一段充满艰辛而焦灼的“劳心”之历

    1996年03期 65-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山中一日

    袁霓

    <正>这件事说了好久好久了,总是给人失望了又失望,想想实在是过意不去.周末的下午,外子说:“明天我们回乡看看如何?”我皱着眉,被他讲的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我们有什么乡好回?“回去伯阿宗的乡村罗,不是和他约了好多次都去不成吗?明天星期天刚好有空,上山去看看也不错.”“好啊!”我高兴起来,今年的解禁节本来讲好了要去我们这个老工人的家拜年,却因为旅行回来太累而去不成,害他准备了很多食物,却空等了一场.把这位在我们公司工作了好多年的老工人叫来,告诉他我们的计划,他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是真的吗?”他还不大相信.星期天一早,准备了很多吃的喝的东西,把一家大小都带去.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出了高速公路,进到雨城茂物的偏郊,拐进一条小小的叉路,沿着路就一直上山了;伯阿宗,他的乡村在SALAK山的半山腰.一路上,好多村民都好奇地瞪着我们.大概在奇怪是何方神圣跑到这偏僻的乡村来.

    1996年03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袁霓《山中一日》的审美情思

    刘介民

    <正>袁霓寄来印华文集《沙漠上的绿洲》时,我正忙于笔耕.今日得暇拜读,却令我一口气读完.16位印华文艺工作者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象酷旱千里的沙漠上的仙人掌,在滚滚黄沙里呈露出庄严的绿色.无论是小说、随笔、小品、杂感等,都朴实无华、简洁自然地记述和抒发了印尼华人的心声.那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连珠的妙语,在娓娓而谈中,或写人或记事或抒情,真诚自然、不雕不饰,如行云长空、风凉水上、浑然天成、质中蕴秀,具有很高的鉴赏情思和审美价值.限于篇幅,本文仅就袁霓“山中一日”的审美情思鉴赏之.一 意境美“山中一日”篇幅不长,却能以简洁的语言描绘耐人寻味的意境,以朴素自然的文字,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作者首先对山村景色进行了着力的描绘.雨城茂物的偏郊,狭小的柏油路,“参天的古树,粗壮的绿竹,悬挂着的藤曼,厚厚的青苔”,接着写山里人的笑容、喜悦.那位老工人、伯阿宗、村民们……都热诚坦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在字里行间体味到无穷的乐趣,并受到美的熏染.文中对山坡上、屋前屋后生长的树的描绘:“咖啡树、橡胶树、椰子树、松树、丁香树、芋头……还有叫不出名的树”,把人们带入了姹紫嫣红、花繁果硕的世界,使人们陶醉于成果累累的繁荣景象中.“走在青幽幽的小径

    1996年03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防止歪风污染三地诗坛

    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海内外报刊刊出一些报道或杂文,指称大陆学者在评论台港及海外作家的时候,曾接受被评论对象的好处.由于涉及面颇广,于是引发了一些笔墨官司.这里转载的几篇文章,是最新发生的一起.本刊每期辟有“争鸣篇”一栏,意在让读者了解学术界动态,但因为不了解真实情况,因此只是转载双方观点,而不妄加论断.

    1996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大陆研究港台文学再管窥

    汉闻

    汉闻先生来稿,对于港、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某些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报认为应是学术研究范围的问题,如有不同意见,拟予展开讨论.

    1996年03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梁锡华致《香港作家报》的信

    梁锡华

    <正>偶然得阅贵报本年六月一日第六版汉闻先生的文章《大陆研究港台文学再管窥》.我很同意他所说纠正不良倾向的话,不过,在纠正的过程中,实事求是非常重要,而发言也好,下笔为文也好,都应该避免谩骂和旧日文革式的攻击,那才能以理服人而互相得益且并肩共勉前进,为文学事业努力.汉闻先生提出“正确研究”一词,这个标准听来当然很好,但何为“正确”,恐怕必有争论.尺度不同,研究的结论也会各异.张三拿甲主义作准,李四持乙主义为凭,血战一场以至苦战连连,大概也是各说各话了.不同意见不要紧,但存心吹捧别人或整死对方都属不良倾向.这一点,相信有心人都会同意.存心如何很难看得一清二楚,最后也许只能诉诸当事人的良知了.有一件相关的事想提出,因为风闻(盼望所闻有误)有人说,我在岭南学院任职期间要求内地到港的学者以梁锡华为研究对象.这绝非事实!为了澄清误会,且占贵报一点篇幅说明真相.岭南学院的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是本人任职教务长期间向外国筹款开办的,目的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而以香港文学为重点.其中有邀请内地学者到港做研究的项目,基本上供旅费及生活费,时间是

    1996年03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不宜以偏概全——写在汉闻兄文后

    袁良骏

    <正>汉闻兄《大陆研究港台文学再管窥》,(《香港作家》扩版第9期)一文大义凛然,有很多精彩之论,是可为大陆治台港文学者戒.但是,坦率地说,文章也有较大片面性.从根本上说,它可能未必有利于台港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现略陈陋见,求教于汉闻兄及所有香港文友.一“大肆吹捧,有(讠赞)无弹”是否主导倾向?对港台文学“大肆吹捧,有(讠赞)无弹”的情况有没有?肯定是有的,而且有的吹捧的确肉麻.这种文章或著作之所以出笼,大概基于这样一些因素:a)水平不高,不分良莠,好的也捧,差的也捧,自然是“有(讠赞)无弹”了.其中,关键是缺乏一个中外古今(包括香港文学本身)完整的参照系统,停留在“抓鸡抬鸡,抓鸭抬鸭”的初级阶段.b)文艺理论知识匮乏,缺少衡文的基本标准,一碰到众多的作家作品便乱了套.差还是好?好还是较好?较好还是很好?很好还是极好?极好还是最好?全无准星了.结果是一律奉送很好、极好、最好的高帽子,“大肆吹捧”起来.c)学风不正,喜欢阿谀奉承.某些朋友不像做

    1996年03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王一桃致《华夏诗报》的信

    王一桃

    <正>九十九期报纸收到.其中头版有一则“省港澳作家联谊会活动严批不良现象防止歪风污染”报道特别引人注目.我没参加这次联谊活动,也没想到这次活动会开成类似“革命大批判”的大会,问了几位与会的香港作家,都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了热门话题”等都是夸大其词,目的是将联谊、交流、促进的主旨冲淡,这就不能不令人引以为憾了.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篇报道还有段尾巴,现抄录如下:“据会后揭露,内地有个别诗评家,竟以二、三万元的价格,为香港作家写‘赏析’,为之吹捧树碑……这些丑闻,曾在香港四处传扬.有人认为,这事值得一议.不能让此歪风污染省港澳诗坛.”又是“革命大批判”的语言:“揭露”、“丑闻”、“歪风”……什么事值得如此大张旗鼓去揭露、批判呢?原来是一个诗评家为香港作家写“赏析”,“为之吹棒树碑”.虽然还处于斗争的第一个阶段即不点名的批判,但明眼人一看即知,诗评家乃古远清,香港

    1996年03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不批不知道,一批做广告”——答谢《华夏诗报》兼辟谣

    古远清

    <正>自1993年以来,我持续四年有幸成为广州民间出版的《华夏诗报)火药的目标.承蒙他们看得起我,批判我时竟动用了“文革”期间常见的编排方式和吓人的“本报评论员”名义.批我“招摇撞骗”时,又把我这个小人物和并非“招摇撞骗”的大作家余光中先生捆在一起批.难怪广州一位台港文学研究专家读了《真理愈辩愈明——关于“余光中严辞否定新文学名家名作”争论的一个尾声,并评古远清招摇撞骗(正式发表时,“招摇撞骗”被拙劣地改为“拙劣行径”)》后说:“这表面上是批你,其实是抬举你呢!试看新时期文坛,除批《苦恋》时用过‘本报评论员’名义外,还有哪一位作家享有这一待遇?”不仅如此,这篇被北京一位著名作家讥之为“文革大字很”的文章,批我时标题如斗大,篇幅占了“该报49公分高的41公分高的版面”(台北《世界坛报》编者报导时,所讽刺《华夏诗报》的话),真是占尽风光了!遗憾的是,这篇文章是绣花枕头.一家杂志的主编看了后说:“他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证据,说穿了不过是对余光中的评价不同而已”.大概他们后来拿到了“招摇撞骗”的罪证吧,忽然在今年2月出版的该报有关报导中,不指名造谣说我拿了某香港作家二、三万元港币为其写“赏析”.呜呼,一场余光中有无“全面否定三十年代作家作品”的严肃争论,被演变成?

    1996年03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第4届《花踪》文学奖 世界华文小说奖征文方法

    <正>宗旨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文学风气,传承文化薪火.奖项及奖金首奖一名:奖金美金一万元及艺术家陈瑞献《花踪》铜雕一座.佳作三名:每名奖金美金三千元及艺术家陈瑞献《花踪》锡雕一座.应征条件一、字数以八千至一万五千字为准.二、凡海内外的华文作者,不分地区和年龄,都是征稿的对象,惟文学奖工委会及《星洲日报》、《明报》文艺版编辑不得参加.三、应征作品必须未在海内外任何媒体(包括报章、杂志、书刊、网路)中发表或印刷过的.四、每人限应征一篇.严禁抄袭或一稿两投,如经发觉,当予公布并追回奖金.收件、截止、揭晓及赠奖一、收件:即日开始.二、截稿: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以邮戳为凭,逾期概不受理.三、揭晓及赠奖:一九九七年年底前,详细日期及地点另行刊布.

    1996年03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昇渠国画

    1996年03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