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建伟;
1949年以后,世界、中国大陆和香港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文学领域都发生了巨变,香港文学在独特的时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形态,在世界潮流影响下,文学价值取向和文学观念日趋混杂化。以金庸为代表的香港文学奇迹,也凸现出文学自由港生态环境的示范效应。香港文学的软实力,在文学和传播空间,以最具辐射力和凝聚力的新态势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能量发射中心。在全球性的世界文学总格局和世界华文体系意念中,香港文学在交流和传播层面的中心意义已客观存在。香港作为新一轮的"文学革命"的发源地,以举世瞩目的文学实绩论证了挑战"中心"的可能性。
2008年03期 No.8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施建伟;
1949年以后,世界、中国大陆和香港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文学领域都发生了巨变,香港文学在独特的时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形态,在世界潮流影响下,文学价值取向和文学观念日趋混杂化。以金庸为代表的香港文学奇迹,也凸现出文学自由港生态环境的示范效应。香港文学的软实力,在文学和传播空间,以最具辐射力和凝聚力的新态势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能量发射中心。在全球性的世界文学总格局和世界华文体系意念中,香港文学在交流和传播层面的中心意义已客观存在。香港作为新一轮的"文学革命"的发源地,以举世瞩目的文学实绩论证了挑战"中心"的可能性。
2008年03期 No.8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张艳艳;
文章梳理学界对《秧歌》与《赤地之恋》争讼不已的评价,试图将两部作品放置于张爱玲整体的人生轨迹、生命体认与文学世界图志的大格局中,探讨张爱玲的文学世界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姿态的作品,而两部作品与张爱玲主调性的文学观念与人生体认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文体特质在绚烂衬素朴的张式语体中是否意味着成熟而合情合理的转折?由此见出两部作品的个中曲折。
2008年03期 No.86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张艳艳;
文章梳理学界对《秧歌》与《赤地之恋》争讼不已的评价,试图将两部作品放置于张爱玲整体的人生轨迹、生命体认与文学世界图志的大格局中,探讨张爱玲的文学世界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姿态的作品,而两部作品与张爱玲主调性的文学观念与人生体认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文体特质在绚烂衬素朴的张式语体中是否意味着成熟而合情合理的转折?由此见出两部作品的个中曲折。
2008年03期 No.86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赵小琪;吴冰;
新武侠小说以奇幻的想象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江湖世界,注入了对武侠文化的全新思考。然而新武侠小说在延续中国"侠"文化的同时,仍难摆脱美化暴力的致命局限。新武侠小说中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犯罪因素和非主体犯罪因素两大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则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互动过程,而现实世界和武侠世界对犯罪行为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主要源于两个世界的定罪规则和标准不同。在武侠小说中与其说没有世俗的法律,毋宁说是江湖潜规则替换了法律。
2008年03期 No.8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赵小琪;吴冰;
新武侠小说以奇幻的想象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江湖世界,注入了对武侠文化的全新思考。然而新武侠小说在延续中国"侠"文化的同时,仍难摆脱美化暴力的致命局限。新武侠小说中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犯罪因素和非主体犯罪因素两大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则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互动过程,而现实世界和武侠世界对犯罪行为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主要源于两个世界的定罪规则和标准不同。在武侠小说中与其说没有世俗的法律,毋宁说是江湖潜规则替换了法律。
2008年03期 No.8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司晓琨;赵小琪;
香港女性主义小说的影视改编对象主要集中于三类:具有恋旧情怀的、反映现实情感趋向的和具有"超现实"色彩的女性主义小说。改编者采用了主题聚焦化和声画具体化的改编策略。香港女性主义小说影视改编策略的成功运用,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对自身的传播大有裨益。
2008年03期 No.86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司晓琨;赵小琪;
香港女性主义小说的影视改编对象主要集中于三类:具有恋旧情怀的、反映现实情感趋向的和具有"超现实"色彩的女性主义小说。改编者采用了主题聚焦化和声画具体化的改编策略。香港女性主义小说影视改编策略的成功运用,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对自身的传播大有裨益。
2008年03期 No.86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张敬珏;张红云;
文章以华裔文学作品《木鱼歌》为例,阐明了如何通过跨国家、跨种族的视角审视华人移民的历史。只有接纳、融合不同的观点,重新审视亚美研究,让来自亚洲、美洲以及各个种族地区的学者通力合作,亚美研究才会更加圆满,并避免盲目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自大心理。
2008年03期 No.8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张敬珏;张红云;
文章以华裔文学作品《木鱼歌》为例,阐明了如何通过跨国家、跨种族的视角审视华人移民的历史。只有接纳、融合不同的观点,重新审视亚美研究,让来自亚洲、美洲以及各个种族地区的学者通力合作,亚美研究才会更加圆满,并避免盲目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自大心理。
2008年03期 No.8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庄伟杰;
目前,林语堂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视,但诸多重要问题依然存在。只有重返历史现场,站在跨文化对话的视野,从文化身份的辨别、文化输出的立场和文化精神的姿态等方面切入,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描述和展开,才能把握林语堂研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008年03期 No.86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庄伟杰;
目前,林语堂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视,但诸多重要问题依然存在。只有重返历史现场,站在跨文化对话的视野,从文化身份的辨别、文化输出的立场和文化精神的姿态等方面切入,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描述和展开,才能把握林语堂研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008年03期 No.86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凌逾;
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考察鲁迅小说《伤逝》的爱情叙述背后隐含怎样的潜意识,建构了怎样的新时代弃妇模式,追溯鲁迅思想的源头,分析中西古今"弃妇诗学"之经脉,分析历史文本中如何建构"弃妇",并以当代香港女作家西西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反传统解构,形成怎样的"反弃妇诗学话语"。
2008年03期 No.86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凌逾;
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考察鲁迅小说《伤逝》的爱情叙述背后隐含怎样的潜意识,建构了怎样的新时代弃妇模式,追溯鲁迅思想的源头,分析中西古今"弃妇诗学"之经脉,分析历史文本中如何建构"弃妇",并以当代香港女作家西西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反传统解构,形成怎样的"反弃妇诗学话语"。
2008年03期 No.86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艾尤;
本文从家国意识、艺术风貌和文学意象等方面,对澳门土生文学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进行了解读,剖析了澳门土生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指出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早已深深地浸入澳门土生葡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学作品中。
2008年03期 No.86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艾尤;
本文从家国意识、艺术风貌和文学意象等方面,对澳门土生文学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进行了解读,剖析了澳门土生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指出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早已深深地浸入澳门土生葡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学作品中。
2008年03期 No.86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刘晓伟;
女作家虹影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塑造了三个男性形象,通常我们都以女权主义来看待虹影,但在此书中虹影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书中的男性并没有因自古以来的优越性而获得真正的优越,他们同样遭受着苦难,虹影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同时,并没有以某种武器或对抗性的力量来简单的否定男性,她同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男性悲惨与愁苦的世界。三个男人在"六六"的成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008年03期 No.86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刘晓伟;
女作家虹影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塑造了三个男性形象,通常我们都以女权主义来看待虹影,但在此书中虹影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书中的男性并没有因自古以来的优越性而获得真正的优越,他们同样遭受着苦难,虹影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同时,并没有以某种武器或对抗性的力量来简单的否定男性,她同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男性悲惨与愁苦的世界。三个男人在"六六"的成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008年03期 No.86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周宁;
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在可爱与可憎、可敬与可怕两极间摇摆,从"黄祸论"开始,到"中国威胁论"结束。在西方的想象中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乐园般光明的中国,另一个是地狱般黑暗的中国,同一个中国,在西方文化中却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而这两种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复或者稍加变化地出现在各类文本中,几乎成为一种原型。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真实含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有特定政治伦理意义的"他者的空间",具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双重特征。
2008年03期 No.86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周宁;
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在可爱与可憎、可敬与可怕两极间摇摆,从"黄祸论"开始,到"中国威胁论"结束。在西方的想象中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乐园般光明的中国,另一个是地狱般黑暗的中国,同一个中国,在西方文化中却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而这两种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复或者稍加变化地出现在各类文本中,几乎成为一种原型。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真实含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有特定政治伦理意义的"他者的空间",具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双重特征。
2008年03期 No.86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唐玉清;
在众多将东方神秘主义和社会缺陷夸大的海外小说中,戴思杰把一个知识分子的中国还原给西方。面对自身在异族文化中的困惑而对故国展开的想像与西方思维模式下的想像中国不一样,那是一个从自身出逃又重新进入的过程。与其他作家作品的对话、自己三部作品之间的对话以及每部作品内部的对话明显借鉴了西方的写作技巧。这种突破了时间与地界的精神上的交流又与文化身份的问题密切相关。
2008年03期 No.86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唐玉清;
在众多将东方神秘主义和社会缺陷夸大的海外小说中,戴思杰把一个知识分子的中国还原给西方。面对自身在异族文化中的困惑而对故国展开的想像与西方思维模式下的想像中国不一样,那是一个从自身出逃又重新进入的过程。与其他作家作品的对话、自己三部作品之间的对话以及每部作品内部的对话明显借鉴了西方的写作技巧。这种突破了时间与地界的精神上的交流又与文化身份的问题密切相关。
2008年03期 No.86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刘红林;
张纯瑛的新著《天涯何处无芳菲》中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是作者以自己对平凡生活的个性化体验构筑起的一个独特的文学天地。它们情感充沛,敏感细腻,想像丰富,构思巧妙,因此具有不凡的魅力。
2008年03期 No.86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刘红林;
张纯瑛的新著《天涯何处无芳菲》中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是作者以自己对平凡生活的个性化体验构筑起的一个独特的文学天地。它们情感充沛,敏感细腻,想像丰富,构思巧妙,因此具有不凡的魅力。
2008年03期 No.86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吕红;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几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它涵盖了来自海峡两岸的留学生与新移民甘苦之经验,将内心宇宙及当下生命之存在作鲜活细致的描述,风格迥异的语感展现出女性书写特质,可谓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而那些探索社会与人性、体现生命关怀的作品,为忙碌浮躁趋于快餐和流行文化的现代人提供了异域女性精神体验的独特文本。
2008年03期 No.8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吕红;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几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它涵盖了来自海峡两岸的留学生与新移民甘苦之经验,将内心宇宙及当下生命之存在作鲜活细致的描述,风格迥异的语感展现出女性书写特质,可谓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而那些探索社会与人性、体现生命关怀的作品,为忙碌浮躁趋于快餐和流行文化的现代人提供了异域女性精神体验的独特文本。
2008年03期 No.8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黄冬梅;
<正>(1999——2007)(注:按所在单位首字的笔画顺序排列)2005张源山东大学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林海音论2005单冬山东大学脂粉阵里的英雄——虹影作品论2006王璟山东大学严歌苓作品中的人性思考
2008年03期 No.86 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黄冬梅;
<正>(1999——2007)(注:按所在单位首字的笔画顺序排列)2005张源山东大学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林海音论2005单冬山东大学脂粉阵里的英雄——虹影作品论2006王璟山东大学严歌苓作品中的人性思考
2008年03期 No.86 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China World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Literatures)是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专家和业余研究人员、组织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
2008年03期 No.8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China World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Literatures)是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专家和业余研究人员、组织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
2008年03期 No.8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正>美国华人文艺界协会(美华文协)于2008年5月24日11时至3时在旧金山日落区召开年度大会。会议投票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并为多名有杰出创作成就和贡献的会员颁发奖状。同时亦为四川地震筹集善款,随后送往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
2008年03期 No.86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正>美国华人文艺界协会(美华文协)于2008年5月24日11时至3时在旧金山日落区召开年度大会。会议投票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并为多名有杰出创作成就和贡献的会员颁发奖状。同时亦为四川地震筹集善款,随后送往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
2008年03期 No.86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浩泉;庆庆;
<正>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2008年6月8日在温哥华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推出四种会员新书:梁锡华的散文《如寄集》、葛逸凡的长篇小说《金山华工沧桑录》、韩牧的艺评小品《剪虹集》和赵庆庆的散文《讲台上的星空》。
2008年03期 No.86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浩泉;庆庆;
<正>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2008年6月8日在温哥华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推出四种会员新书:梁锡华的散文《如寄集》、葛逸凡的长篇小说《金山华工沧桑录》、韩牧的艺评小品《剪虹集》和赵庆庆的散文《讲台上的星空》。
2008年03期 No.86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朱双一;
<正>由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彭城晚报》、武汉大学文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韩国外国语大学BK21事业团、韩国台港海外华文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余光中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于3月23、24日在江苏徐州师范大学举行。
2008年03期 No.86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朱双一;
<正>由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彭城晚报》、武汉大学文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韩国外国语大学BK21事业团、韩国台港海外华文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余光中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于3月23、24日在江苏徐州师范大学举行。
2008年03期 No.86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吕红;
<正>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为一非政治、非牟利之组织,以交换写作经验,联络感情,促进文学交流与发展为主要目的,1989年成立,会员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从最初以台港赴美留学生为主体,发展至今已有逾200名成员,分布在欧、美、亚各地,其中还有数十名大陆新移民作家。申请入会者都是在海外以华文写作或翻译、有一本以上著作的女性。
2008年03期 No.86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吕红;
<正>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为一非政治、非牟利之组织,以交换写作经验,联络感情,促进文学交流与发展为主要目的,1989年成立,会员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从最初以台港赴美留学生为主体,发展至今已有逾200名成员,分布在欧、美、亚各地,其中还有数十名大陆新移民作家。申请入会者都是在海外以华文写作或翻译、有一本以上著作的女性。
2008年03期 No.86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正>一、本刊系专门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刊物,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本刊园地公开,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界新秀赐稿。
2008年03期 No.86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正>一、本刊系专门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刊物,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本刊园地公开,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界新秀赐稿。
2008年03期 No.86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
<正>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传统悠久,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其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特色及优势方向。早在1982年,暨南大学就与多个单位发起并承办了全国首届"
2008年03期 No.8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正>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传统悠久,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其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特色及优势方向。早在1982年,暨南大学就与多个单位发起并承办了全国首届"
2008年03期 No.8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