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坪;赵小琪;
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的亚场中充满了符号权力的斗争。当代香港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对权力的争夺是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特殊性形成的直接原因。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正极与负极的界限含糊不清;"输者赢"定理在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场域中的失效;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场域中两极对立的消失。在对大陆的文学传播过程中,相比当代香港严肃小说,当代香港通俗小说无疑抢得先机,成为传播的主流话语,并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08年05期 No.88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余坪;赵小琪;
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的亚场中充满了符号权力的斗争。当代香港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对权力的争夺是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特殊性形成的直接原因。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正极与负极的界限含糊不清;"输者赢"定理在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场域中的失效;当代香港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场域中两极对立的消失。在对大陆的文学传播过程中,相比当代香港严肃小说,当代香港通俗小说无疑抢得先机,成为传播的主流话语,并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08年05期 No.88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司晓琨;赵小琪;
香港女性主义小说是围绕着符号权力展开的文学场,场中精英女性主义作家行动者和通俗女性主义作家行动者处于永无休止的符号斗争状态。影视改编是这一场域中处于边缘地位的通俗女性主义作家通过兑换经济资本、增加文化资本的方式而与占统治地位的精英女性主义作家争夺符号权力的一种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体现了通俗女性主义作家与精英女性主义作家之间的权力关系:精英女性主义作家对通俗女性主义作家的支配、通俗女性主义作家对精英女性主义作家的反抗。权力关系的性质表现为建设性,对这一关系的挖掘不仅为香港女性主义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了新的阐释可能,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8年05期 No.8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司晓琨;赵小琪;
香港女性主义小说是围绕着符号权力展开的文学场,场中精英女性主义作家行动者和通俗女性主义作家行动者处于永无休止的符号斗争状态。影视改编是这一场域中处于边缘地位的通俗女性主义作家通过兑换经济资本、增加文化资本的方式而与占统治地位的精英女性主义作家争夺符号权力的一种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体现了通俗女性主义作家与精英女性主义作家之间的权力关系:精英女性主义作家对通俗女性主义作家的支配、通俗女性主义作家对精英女性主义作家的反抗。权力关系的性质表现为建设性,对这一关系的挖掘不仅为香港女性主义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了新的阐释可能,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8年05期 No.8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古远清;
拙著之所以认为台湾当代新诗史应从光复后开始,不完全是从政治事件着眼,而是因为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光复后的诗人不再用日文而改用中文创作,并不再"断奶",重新和祖国大陆文坛取得了联系。作为50年代主要文类的"反共诗歌",之所以能主导台湾诗坛的话语情境,并不是它有什么特殊的艺术魅力,而是因为适应了执政党的政治需要,充当了"反共抗俄"的文宣传单。在传统写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这便有了新诗史写作的陌生化问题。
2008年05期 No.88 27-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古远清;
拙著之所以认为台湾当代新诗史应从光复后开始,不完全是从政治事件着眼,而是因为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光复后的诗人不再用日文而改用中文创作,并不再"断奶",重新和祖国大陆文坛取得了联系。作为50年代主要文类的"反共诗歌",之所以能主导台湾诗坛的话语情境,并不是它有什么特殊的艺术魅力,而是因为适应了执政党的政治需要,充当了"反共抗俄"的文宣传单。在传统写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这便有了新诗史写作的陌生化问题。
2008年05期 No.88 27-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刘正伟;
<正>一、前言《史通》作者刘知几要求史家有三长,才、识、学三长,缺一不可。章学诚则认为史家四长,即需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等四长,亦即须具备此四种史家标准、才德,才能完成一部可观的史书巨著。笔者以上言为内涵,欲依据以检视古远清教授的《台湾当代新诗史》。
2008年05期 No.8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刘正伟;
<正>一、前言《史通》作者刘知几要求史家有三长,才、识、学三长,缺一不可。章学诚则认为史家四长,即需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等四长,亦即须具备此四种史家标准、才德,才能完成一部可观的史书巨著。笔者以上言为内涵,欲依据以检视古远清教授的《台湾当代新诗史》。
2008年05期 No.8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谢辉煌;
<正>古远清先生这部《台湾当代新诗史》,采十八开横排格式印制,全书506页。分上、下两编:上编自1950年起,至1980年代中期止;下编自1980年代中期起,至2006年止。在篇幅上:上编涵盖了38年的时间,共十二章,336页;下编涵盖了19年的时间,共六章,145页。
2008年05期 No.8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谢辉煌;
<正>古远清先生这部《台湾当代新诗史》,采十八开横排格式印制,全书506页。分上、下两编:上编自1950年起,至1980年代中期止;下编自1980年代中期起,至2006年止。在篇幅上:上编涵盖了38年的时间,共十二章,336页;下编涵盖了19年的时间,共六章,145页。
2008年05期 No.8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落蒂;
<正>一、前言古远清教授最近由台北文津社出版《台湾当代新诗史》,堂堂一巨册,厚达494页,把台湾从1950年到2007年的新诗史,做了详细的描述,与古继堂教授出版于1989年的《台湾新诗发展史》互相辉映比美,号称"大陆南北双古",果然不同凡响。
2008年05期 No.8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落蒂;
<正>一、前言古远清教授最近由台北文津社出版《台湾当代新诗史》,堂堂一巨册,厚达494页,把台湾从1950年到2007年的新诗史,做了详细的描述,与古继堂教授出版于1989年的《台湾新诗发展史》互相辉映比美,号称"大陆南北双古",果然不同凡响。
2008年05期 No.8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王灿;王佑江;
自新派武侠四大家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在创作技法、创作模式上,新武侠作家求新求变,大胆采用各种新兴手法,使武侠创作呈现蔚为大观景象。同时作家群体的演变是一种武侠文学的返根现象,而新兴武侠小说类型的出现,则象征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开始了一种多元化发展。
2008年05期 No.88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 王灿;王佑江;
自新派武侠四大家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在创作技法、创作模式上,新武侠作家求新求变,大胆采用各种新兴手法,使武侠创作呈现蔚为大观景象。同时作家群体的演变是一种武侠文学的返根现象,而新兴武侠小说类型的出现,则象征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开始了一种多元化发展。
2008年05期 No.88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 李琳;谢家顺;
张晓风是一位有着悲悯情怀的人文作家,她的人文意识不仅体现在她的散文和戏剧里,同样也体现在她的为数不多的小说里。她于1968年发表于《中国时报》的《潘渡娜》,填补了台湾科幻界的空白。在这篇作品里,她在科幻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阐释人文,并将科幻的想象引向人性的空间,同时又对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可知的后果表现了深深的忧虑。《潘渡娜》所传达的人文忧思至今仍是科幻界的热门话题。
2008年05期 No.8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李琳;谢家顺;
张晓风是一位有着悲悯情怀的人文作家,她的人文意识不仅体现在她的散文和戏剧里,同样也体现在她的为数不多的小说里。她于1968年发表于《中国时报》的《潘渡娜》,填补了台湾科幻界的空白。在这篇作品里,她在科幻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阐释人文,并将科幻的想象引向人性的空间,同时又对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可知的后果表现了深深的忧虑。《潘渡娜》所传达的人文忧思至今仍是科幻界的热门话题。
2008年05期 No.8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向忆秋;
文章提出了"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在对学界认可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进行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华人文学",重点对"旅美华人文学"进行了意义界定。
2008年05期 No.88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向忆秋;
文章提出了"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在对学界认可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进行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华人文学",重点对"旅美华人文学"进行了意义界定。
2008年05期 No.88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秋尘;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文本中,不同的性别角色和叙事主体对婚姻这一主题有着不同向度的文学叙述。通过对北美华文作家阎真的《曾在天涯》和王周生的《陪读夫人》两部长篇小说文本的解读,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性别的出国陪读者,有着同样的阶级地位、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类似的世俗生活、人生遭遇和情感困惑,但其主体的婚姻结局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命运和结局。而这种不同的结局,折射出的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心理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2008年05期 No.88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 秋尘;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文本中,不同的性别角色和叙事主体对婚姻这一主题有着不同向度的文学叙述。通过对北美华文作家阎真的《曾在天涯》和王周生的《陪读夫人》两部长篇小说文本的解读,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性别的出国陪读者,有着同样的阶级地位、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类似的世俗生活、人生遭遇和情感困惑,但其主体的婚姻结局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命运和结局。而这种不同的结局,折射出的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心理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2008年05期 No.88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 朱崇科;
新加坡文坛上在许多文体试验上都比较成功的怪才——英培安无疑引人关注。戏剧在新华文坛上的地位颇显尴尬,相关批评也是差强人意,似乎除了郭宝昆以外,乏善可陈。实际上,作为诗人、小说家和杂文家的英培安其戏剧也同样引人注目:它在有限的表达空间内更加精炼的表达了新加坡城市与人的困顿与突破企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英培安的戏剧和其小说等存在着耐人寻味的文体互参,值得深入探勘。
2008年05期 No.88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9K] - 朱崇科;
新加坡文坛上在许多文体试验上都比较成功的怪才——英培安无疑引人关注。戏剧在新华文坛上的地位颇显尴尬,相关批评也是差强人意,似乎除了郭宝昆以外,乏善可陈。实际上,作为诗人、小说家和杂文家的英培安其戏剧也同样引人注目:它在有限的表达空间内更加精炼的表达了新加坡城市与人的困顿与突破企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英培安的戏剧和其小说等存在着耐人寻味的文体互参,值得深入探勘。
2008年05期 No.88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9K] - 赵朕;
泰华作家郑若瑟是20世纪80年代初融入泰国社会的,在90年代泰华微型小说崛起之时,他积极参与,相继创作了400多篇微型小说。他的微型小说既带有中国小说的印痕,也从泰国社会吸收了宝贵的生活营养,展现出别具风采的个性。
2008年05期 No.88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7K] - 赵朕;
泰华作家郑若瑟是20世纪80年代初融入泰国社会的,在90年代泰华微型小说崛起之时,他积极参与,相继创作了400多篇微型小说。他的微型小说既带有中国小说的印痕,也从泰国社会吸收了宝贵的生活营养,展现出别具风采的个性。
2008年05期 No.88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7K] - 张琴凤;
马华新生代作家作为马华文坛的生力军,以其鲜明的个人化解构历史叙事,挑战、颠覆了马华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重构了一种非主流的民间化个人野史。文章立足于作品解读,试图从重构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真实;否定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真相的可能性两个层面深入探讨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历史叙事观。
2008年05期 No.88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8K] - 张琴凤;
马华新生代作家作为马华文坛的生力军,以其鲜明的个人化解构历史叙事,挑战、颠覆了马华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重构了一种非主流的民间化个人野史。文章立足于作品解读,试图从重构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真实;否定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真相的可能性两个层面深入探讨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历史叙事观。
2008年05期 No.88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8K] - 吴彤;
在《幻灭的天才梦》和《这种感觉你不会懂》两部现实主义作品中,方桂香就女性自我建构问题进行了反思。文中的李舒丽和龚雪晴亟欲彰显自我的价值,她们不单要摆脱对男人的依附,同时也要把自己命运的控制权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于她们过度强调自我,陶醉于主体的自我构建,忽略了家人的主体存在方式,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在方桂香看来,女人想要幸福,说到底不能单靠自己,她们需要和男人相濡以沫,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所以她刻意安排了大团圆的结局,塑造出理想的男性人物形象。
2008年05期 No.8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 吴彤;
在《幻灭的天才梦》和《这种感觉你不会懂》两部现实主义作品中,方桂香就女性自我建构问题进行了反思。文中的李舒丽和龚雪晴亟欲彰显自我的价值,她们不单要摆脱对男人的依附,同时也要把自己命运的控制权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于她们过度强调自我,陶醉于主体的自我构建,忽略了家人的主体存在方式,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在方桂香看来,女人想要幸福,说到底不能单靠自己,她们需要和男人相濡以沫,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所以她刻意安排了大团圆的结局,塑造出理想的男性人物形象。
2008年05期 No.8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 刘登翰;
<正>古月将她四十多年来的诗作,选了九十余首,编为一集,题名《浮生》。我接到她越海带来的诗稿,乍一看,不禁慨然。我与古月认识缘于她的先生、台湾现代画家李锡奇,迄今十七、八年。虽不能说时常过从,却每年总要见上几面,或在福州,或在台北,相聚虽疏,却
2008年05期 No.88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 刘登翰;
<正>古月将她四十多年来的诗作,选了九十余首,编为一集,题名《浮生》。我接到她越海带来的诗稿,乍一看,不禁慨然。我与古月认识缘于她的先生、台湾现代画家李锡奇,迄今十七、八年。虽不能说时常过从,却每年总要见上几面,或在福州,或在台北,相聚虽疏,却
2008年05期 No.88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 刘登翰;
<正>秦岭雪将他近年新作,连同以往出版的三部诗集:三人合集的《铜钹与丝竹》(1983)、《流星群》(1987)、《明月无声》(2001)的部分精粹之作,合成一册,重新付梓。秦岭雪写诗很早,他的诗龄少说也在40年以上。虽然数
2008年05期 No.88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 刘登翰;
<正>秦岭雪将他近年新作,连同以往出版的三部诗集:三人合集的《铜钹与丝竹》(1983)、《流星群》(1987)、《明月无声》(2001)的部分精粹之作,合成一册,重新付梓。秦岭雪写诗很早,他的诗龄少说也在40年以上。虽然数
2008年05期 No.88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 郭媛媛;
加华作家曾晓文的长篇小说为我们描摹出新移民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艰辛历程,塑造了人类社会中漫游者的形象,并歌颂了人在苦难中的不屈与成长。
2008年05期 No.8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1K] - 郭媛媛;
加华作家曾晓文的长篇小说为我们描摹出新移民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艰辛历程,塑造了人类社会中漫游者的形象,并歌颂了人在苦难中的不屈与成长。
2008年05期 No.8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1K] - 苏永延;
<正>丽茜:你好!首先向你的散文集《我们三十岁了》的问世表示祝贺!这是你涉足新华文坛十多年第一次作品集结,殊为不易。我想,没有对本族文化的热忱与惊人的毅力,能于忙碌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从事文学创作,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2008年05期 No.88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 苏永延;
<正>丽茜:你好!首先向你的散文集《我们三十岁了》的问世表示祝贺!这是你涉足新华文坛十多年第一次作品集结,殊为不易。我想,没有对本族文化的热忱与惊人的毅力,能于忙碌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从事文学创作,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2008年05期 No.88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8K] - 陈秀冰;朱立立;
如何把握庞杂的史料以及建构自己独有的文学史观,是进行文学史书写时必须考虑及之的,李诠林著作《台湾现代文学史稿》是这方面一个有益的尝试,该书从作为文学作品载体的语言所呈现的复杂现象入手,旁及对于文学周边文化的或宏观或微观的考察,重新勾画了台湾现代文学史阶段的文学风貌。特别是对于此时期不同语言书写的区分,使这一特殊历史时空作家创作的特殊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2008年05期 No.8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8K] - 陈秀冰;朱立立;
如何把握庞杂的史料以及建构自己独有的文学史观,是进行文学史书写时必须考虑及之的,李诠林著作《台湾现代文学史稿》是这方面一个有益的尝试,该书从作为文学作品载体的语言所呈现的复杂现象入手,旁及对于文学周边文化的或宏观或微观的考察,重新勾画了台湾现代文学史阶段的文学风貌。特别是对于此时期不同语言书写的区分,使这一特殊历史时空作家创作的特殊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2008年05期 No.8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8K] - 黄冬梅;
<正>~~
2008年05期 No.8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黄冬梅;
<正>~~
2008年05期 No.8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正>《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门从事中国大陆以外即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华人文学评论和研究的理论性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办以
2008年05期 No.8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正>《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门从事中国大陆以外即台港澳与海外华文、华人文学评论和研究的理论性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办以
2008年05期 No.8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正>首部由泰华文坛学者洪林撰写的泰国华文文学史著作《泰国华文文学史探》,380千字,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馆藏图书有限公司(联系人:
2008年05期 No.8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正>首部由泰华文坛学者洪林撰写的泰国华文文学史著作《泰国华文文学史探》,380千字,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馆藏图书有限公司(联系人:
2008年05期 No.8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
<正>新加坡作家流军长篇新著《在森林和原野》于2008年9月初出版,在马来西亚印刷,由吉隆坡朝花企业发行经销。此书厚达500多页,34万字,分八个章节,人物众多,
2008年05期 No.88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正>新加坡作家流军长篇新著《在森林和原野》于2008年9月初出版,在马来西亚印刷,由吉隆坡朝花企业发行经销。此书厚达500多页,34万字,分八个章节,人物众多,
2008年05期 No.88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 海庭;
<正>一、汶莱著名诗人林岸松第六部诗文著作——双语单行本《内湖的日落》2008年由东马砂捞越美里的美里印务有限公司承印出版。该作分为两辑,第一辑"湖泊与雨林"以两篇文章为主,首篇"忧伤之湖"以菲律宾内湖鱼栏工人的生活为背景,次篇"格
2008年05期 No.88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 海庭;
<正>一、汶莱著名诗人林岸松第六部诗文著作——双语单行本《内湖的日落》2008年由东马砂捞越美里的美里印务有限公司承印出版。该作分为两辑,第一辑"湖泊与雨林"以两篇文章为主,首篇"忧伤之湖"以菲律宾内湖鱼栏工人的生活为背景,次篇"格
2008年05期 No.88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
<正>~~
2008年05期 No.88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正>~~
2008年05期 No.88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
<正>中山大学中文系朱崇科博士的新著《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已经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8年8月出版。该书隶属于王润华、朱崇科主编的"热带雨林论丛"系列,分别由王润华和周宁教授作序。
2008年05期 No.88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2K] <正>中山大学中文系朱崇科博士的新著《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已经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8年8月出版。该书隶属于王润华、朱崇科主编的"热带雨林论丛"系列,分别由王润华和周宁教授作序。
2008年05期 No.88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2K] -
<正>一、本刊系专门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刊物,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本刊园地公开,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界新秀赐稿。
2008年05期 No.88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9K] <正>一、本刊系专门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刊物,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本刊园地公开,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界新秀赐稿。
2008年05期 No.88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9K] -
<正>绍兴文理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6月,是浙江省第一家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机构,朱文斌博士出任所长。该研究所目前共有成员9人(含兼职人员),
2008年05期 No.8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正>绍兴文理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6月,是浙江省第一家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机构,朱文斌博士出任所长。该研究所目前共有成员9人(含兼职人员),
2008年05期 No.8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