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方法论视野下的华文文学

  • 在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饶芃子;

    <正>今天,"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地处我国南疆、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有绿色花园城市美誉的南宁召开。这是2002年5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以

    2008年06期 No.8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知性话语的误读

    赵小琪;

    对于台湾现代诗社诗人来说,引入和转述艾略特等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知性话语,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的感悟思维模式的突破,而且也在于对当时弥漫在台湾诗坛的浪漫主义诗学话语的反拨。不过,从他们的创作实践看,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知性话语的接受也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诗的理障化和诗的理观化两个方面。纪弦等现代诗社诗人对西方现代主义知性话语接受中呈现出的片面性,既与中西知性话语生成的背景有关,又与中西思维方式、接受主体的接受动机有关。

    2008年06期 No.89 7-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当代澳门小说在中国大陆传播效果的制约机制

    张晶;

    当代澳门小说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效果问题是当代澳门小说在大陆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传播的一个特殊现象,当代澳门小说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也是一个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传播效果逐渐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影响当代澳门小说在中国大陆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作品的因素、人的因素和技术媒介因素等几个方面。只有综合利用并充分发挥相关因素的作用与价值,才能最终让当代澳门小说在中国大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008年06期 No.89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新移民文学研究

  • 新移民的文革书写

    唐海东;

    新移民写作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文革经验的占据了相当的数量,其中一些作品在西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作品赖以产生的特殊环境,使它们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流散文学样本,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革书写和移民经验两方面的理解。本文试图从语言、体裁、题材和价值评判这几个方面对海外华人文革书写的状况进行概括的介绍。

    2008年06期 No.89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时空的囚徒:《蝴蝶君》中的隐藏文本

    潘雯;

    华裔作家黄哲伦的《蝴蝶君》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解构了西方对东方的东方主义式的想像与定位,这一点批评界普遍认同,但认同的途径多是通过平面的理论运用,主要是把剧本中的某些情节与话语结合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要义来阐释。这种平面化的读解方式往往理念先行,失之笼统。本文力图从更感性的角度来理解作者的解构策略,并落实于"性别认同"和"民族政治"这两股暗线。这两条线隐藏于作品的文字的背后,但却更能发人深省,而且同样强有力地通向民族政治的宏大主题。

    2008年06期 No.89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异域中国

  • 北美华人英文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蒋金运;

    作为华人文学一部分的北美华人英文文学,具有双重文化视野、双重文化传承,用双重视角描写出的中国形象表述着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和态度,同时述说着他们在居住国的生活境遇、生活欲望和梦想。研究这些中国形象可以揭示出北美华人作家的文化认同,也可加深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反思,以便更好地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2008年06期 No.89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华流在韩国

    林春城;

    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大众文化即"韩流"开始在中国流行,其影响一直扩展到台湾、香港、东南亚和日本。不过一定不要忽视的一个事实就是在"韩流"以前,"日流"在中国和台湾等地已经流行过,"粤语流行文化"也在东亚风靡过。在日本,"韩流"以外还有其它多样的大众文化被消费。90年代以后,东亚域内大众文化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岩渊功一从急速的经济成长和本土化的近现代化经验的交换中寻找原因。本文以"韩流"现象为参照体系,在"亚洲大众文化流动"这一大框架中考察了韩国对华流的接收以及华流对韩国的影响。文化流动是双向的。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人为之狂热的"韩流"内涵当中,也有韩国人接收然后将其本土化的中国因素,可以将各地域经历的"近现代化"的本土化经验进行一下对照比较。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说明,必须具备"亚洲大众文化流动"这一视角。

    2008年06期 No.89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争鸣篇

  • 评夏志清先生“岭南讲演”

    袁良骏;

    2000年10月,在香港岭南大学召开的"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夏志清发表了题为《张爱玲与鲁迅及其他》的讲演,大骂鲁迅为中共的"走狗",吹捧张爱玲是"最有尊严的中国人",同时肆意贬低丁玲等左翼作家。这个讲演是夏氏深入骨髓的"冷战思维"的大发作,也是他学术水准的大滑坡。

    2008年06期 No.89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台港文学研究

  • 台湾早期后殖民文本尝试——司马桑敦的《高丽狼》与韩半岛

    藤田梨娜;

    司马曾经生活过的地区有大陆、台湾、日本、美国,是一个跨国度的范围。他的所有作品都根据于他的战争与迁徙的体验,具有跨文化的性格。对韩国的叙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对韩国的注视从抗战、内战一直持续到东西冷战时期。短篇小说《高丽狼》和韩国游记都是描述韩国的作品。《高丽狼》描写长白山原始森林中的高丽游击队与共产党、国民党的对峙关系。通过高丽狼拒绝国共双方的收编,刻画出日本帝国的"中心"崩溃后,"周边"势力的崛起。作品中引用了"阿里朗恋歌",歌词特用了韩语发音。这首歌起了区分两个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的作用,反映着后殖民文本的特点。我们可以把《高丽狼》定位为后殖民文本性格的"韩人题材小说"。

    2008年06期 No.89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徘徊在雅俗之间——香港作家李碧华小说论

    黄静;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距离正在进一步消失,文化作为消费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李碧华的小说作为大众文学的成功范例,其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是徘徊在雅俗之间,具有"生产者式文本"的诸多特点,如熟悉的陌生化、文本的过度性、矛盾性、贫困性、相关性、互文性等。大众文学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除了文本的因素外,还包括接受者状况、流通媒介的因素。李碧华小说的流行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08年06期 No.89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历史中的困惑与成熟——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长角度看朱天心的文学创作

    金进;

    朱天心及其创作是台湾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风景,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成长角度来看,朱天心过去30年的创作与她的生命体密切相连,如何勾勒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长的发展轨迹,并力图从中看出作为文学创作个体的朱天心,如何经由青春写作、现实困惑到历史反思的创作过程,展现出她笔下独特的文学风景,在一种成长互文的作家与作品关系的角度,探索这位女作家的写作心路,是一个新的研究向度。

    2008年06期 No.89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论坛

新书架

综述

  • 本刊学术信息反馈

    <正>据"中国知网"统计,2006年,本刊机构用户总计1664个,个人读者分布在15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机构用户总计2499个,个人读者分布在27个国家和地区。典型用户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交部、

    2008年06期 No.8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华文文学的新现象与新思考”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曹惠民;

    <正>"华文文学的新现象与新思考"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20日—21日在苏州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70多位学者、作家以新的视野对此一领域中的新问题展开了富有创意的探讨,涉及加华文学、外籍华文作家的中国在地书写、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本

    2008年06期 No.89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文坛盛会:逾百名女作家与评论家聚会拉斯维加斯

    吕红;

    <正>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20周年年会于2008年9月14日至16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Las Vegas)的贝利大旅馆(Bally’s Hotel)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与两岸三地的学者评论家150多人与会。著名女作家、湖北作协主席方方作了《女人的心没有家

    2008年06期 No.89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黄孟文先生新著出版

    <正>本刊顾问、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华文作家黄孟文先生新著《新华文学·世华文学评论与史料选辑》于2008年11月由新加

    2008年06期 No.8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林爽女士新著出版

    <正>新西兰华文作家林爽女士系列新著均由新天地出版社2008年出版:1.《遁世》,为微型小说选集,收入29篇作品;2.《生命中的暴风雨》,为散文选集,收入48篇作品;3.

    2008年06期 No.8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书讯

    <正>新加坡华文作家蓉子新著《诚心诚意》于2008年5月由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泰国华文作家洪林散文集《心灵永远年轻》于2008年10月由泰华文学研究会出

    2008年06期 No.89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香港诗人王一桃两部长诗出版

    <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香港诗人王一桃推出长诗《中国,我对你说》。该诗以诗人一家祖祖辈辈流浪海外的颠簸人生为背景,以悲喜交加的情感讴歌了

    2008年06期 No.8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王金城新著《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出版

    晓寒;

    <正>福建闽江学院中文系王金城教授新著《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于2008年8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28万字。这部中国大陆第一部研究台湾新世代诗歌的专著,采取整体性与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对台湾

    2008年06期 No.89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鹭江地域文化书讯

    <正>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朱双一教授新著《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一书,于2008年9月由鹭江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从台湾原住民和闽粤族群创作所体现的本

    2008年06期 No.89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古远清《香港当代新诗史》在香港出版

    <正>继不久前在台北出版《台湾当代新诗史》后,古远清最近又由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香港当代新诗史》。该书描述了1950年至2007年香港新诗所走过的复杂而曲

    2008年06期 No.89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萧村文集》出版

    苏永延;

    <正>《萧村文集》2008年由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这是新加坡文艺协会"南来作家文丛"系列的第一部。"文丛"所收的是那些由中国到南洋去的作家,或是到中国留学、抗战后返回东南亚的华文作家的作品。"文丛"由骆明任主编,杨松年、庄钟庆、萧村为顾

    2008年06期 No.89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华文文学》2008年总目录

    <正>~~

    2008年06期 No.8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稿约

    <正>一、本刊系专门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刊物,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本刊园地公开,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界新秀赐稿。二、来稿要求言之有物,主题鲜明,有独特见解;文字精炼,字数以八千到一万为宜。本刊倾

    2008年06期 No.89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