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名家特辑

  • 走向当代世界绘画的高峰

    刘再复;

    2015年比利时以巨大规格举办高行健的绘画双展:一是在首都布鲁塞尔的伊赛尔美术馆举办"高行健回顾展",以展示高行健的绘画历史及成就;二是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举办"高行健——意识的觉醒"专题展。继赵无极之后,华裔中就是高行健走到这个堂皇的艺术尖顶了。

    2015年05期 No.13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 18世纪法国传教士汉学家对《诗经》的译介与研究——以马若瑟、白晋、韩国英为例

    钱林森;

    中国古典诗歌西传法国和欧洲,得益于18世纪知识渊博、汉学水平、文学造诣俱佳的传教士汉学家率先译介与引进。本文仅以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 Marie de Prémare,1666-1735)、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韩国英(Pierre-Martial Cibot,1727-1780)神父译介《诗经》为例,对其诗译文本进行举证考析、解读,便可见出,《诗经》西渐法国(欧洲)初期,如何受制于译介者的传教布道的宗旨而形成其诗译的成败得失,以及中国诗歌(文学)西传法国和欧洲旅程中如何伴随18世纪传教士汉学的生成、发展而发展的某些特点。

    2015年05期 No.130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为欧华文友小传作序

    赵淑侠;

    <正>文友出书,新人初登文坛,甚至是经人介绍的间接相识者,要我给他的书写点推介的话。语切意诚,容不得我说个不字。三十年来,从欧洲到美国,已不知给人写过多少篇序。直到2008年健康出了问题,才学会说"不"。但是欧华作协建立"欧华文库",连续出书数本,无论谁做会长,谁担任编辑工作,只要找我给写序,我便不让他们失望,总会认真的写一篇序言及时寄去。从欧华作协成立到现在,从1998年的第一本会员选集《欧罗巴的编钟协奏》,到2013年

    2015年05期 No.130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域外汉学

  • “比较”乎?“比附”乎?——理雅各《道德经》解读摭谈

    韩振华;

    1880年理雅各为英格兰长老会做了关于"中国宗教"的春季系列演讲。在解读《道德经》时,理雅各虽然仍以"抑中扬西"为基调,但是,在与当时西方学界的《道德经》研究者进行对话时,他在理念与论证方法上都表现出很强的学术严谨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对《道德经》所包含宗教因素的讨论,触碰到了中西语言、神学比较领域的某些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中西比较哲学的热点话题。

    2015年05期 No.130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 李渔观看术:多角色的“喜剧”与跨文体的“创造”——以韩南《创造李渔》为中心

    曲楠;

    作为海外汉学界颇负盛名的中国明清文学研究者,韩南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推出了彰显个人理论基色的"东方微观型"著作《创造李渔》。本文以此为中心,重点探讨了韩南书写体系中"喜剧"概念的功能性所指,以及"创造"李渔所施行的具体策略:文学中"性文本"的模式化提炼,"倒置"作为文学现象认识装置的使用,基于"叙述者""赞助人"等角色框架的观察和演绎,以及"跨文体"文论观的实践。事实上,积极引入西方理论批评话语并有意择取李渔这一中国文人形象作为书写个案的韩南,正代表了海外汉学界观看东方的典型机制:以特定理论/视角作为切口,方能超越时空/文化隔阂而获得创造性发现,其恰可用韩南受李渔小说启发而关注的"望远镜"及其原理作为行为隐喻。韩南更具前瞻性的是,他已将形象学范畴中的李渔提升至方法论层面,进而作为自己文学研究的镜像加以参照,这使得韩南与李渔呈现出平等互动的对话姿态。

    2015年05期 No.130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比较文学

  • 禁止犬类、水果、武器,还有教授——谈中国移民学历过高在澳洲的工作困境

    玛莉亚·图马金;周小进;

    你一落千丈。你从零开始。你在底层抬头仰望。对大多数移居西方的人来说,这就是移民的生活。没有人要你到这儿来。这儿谁也不会觉得你很棒,至少一开始不会。这就是经历。各个地方的第一代移民,运气好的能够勉强和专业领域沾点儿边,要听从经验远不如他们的上级发号施令。他们把想讲的话吞下去,慢慢熬时间。

    2015年05期 No.130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 永远的他者——评欧阳昱的跨国书写与双边接受

    张丽丽;

    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进入"跨国转向"以后,人们的注意力随之转移到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身上。欧阳昱是中澳文学交流中不容忽视的双语作家,"跨国书写"是他创作最典型的特征。无论是澳洲还是中国,在欧阳昱这面镜子中看到的都是"他者"。文章以欧阳昱的双语诗歌和英文创作为例,从文化身份、文本策略、文体风格三个方面梳理欧阳昱创作中的跨国书写特征,并分析其作品在中澳双边接受中的"他者化"遭遇的原因。

    2015年05期 No.130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汉语诗学

  • 余光中的文和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弥合与创造

    海马;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不仅是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和诗人们进行创作的宏大背景,也是其无法规避的尖锐矛盾和永恒话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五四"后作家或者大陆文学史意义上的当代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诗文创作具有研究的"样板"价值。在早、中期的创作中,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犹豫、摇摆与彷徨,正是其创作呈"螺旋式"上升并最终在作品中达成中西融合的重要阶梯;而在后期创作中,他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弥合与创造,并达到了某种和合、融通的新境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他解决的不只是文学观念问题,而是最终落实到了文学语言上。

    2015年05期 No.13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 “转身,惊见诗的天空”——试论缅甸五边形诗社诗歌创作的几个主要特点

    北塔;

    五边形诗社是缅甸也是东南亚华文诗坛最新崛起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成员全部都是1980年代出生的后起之秀,而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这个诗社在价值观取向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创造性、开放性、多样性、鲜活性和点射法等。它的存在和发展将证明缅甸不再是华文诗歌的洼地,而是东南亚诗歌众多高地中的一片。

    2015年05期 No.130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诺贝尔文学奖专辑

  • 嵌套影像,看见诗歌

    乐桓宇;

    《美的葬礼》并不是要逃离现代社会美的虚无,恰恰是对其深刻的批判:层层嵌套的影像,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身与现代社会之间的隔离与虚无;演员的柔肢曼舞,让我们看见诗歌,也看到了真正的美受到腐蚀的悲剧,以及对其再生的暗暗希望与期盼。

    2015年05期 No.130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5K]
  • 莫言创作思想刍议

    申明秀;

    莫言最大的文学天赋就是其过人的感觉与想象能力,所以他反复强调"小说的气味",认为"写作时要调动全部的感受",而莫言最大的文学缺陷就是其思想的浅薄与苍白,而成为其作品最明显的硬伤。莫言常以"素人作家"来为自己思想与理论的贫乏辩护,提出"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口号,并秉持"诉说就是一切"的创作信条,而充分反映了其创作思想的偏执。

    2015年05期 No.130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2K]

张爱玲研究

  • 异乡与异文——张爱玲《异乡记》与《华丽缘》写作析读

    钟希;

    析读张爱玲外集——可视为"异文"的《异乡记》和《华丽缘》等"异乡游记"系列,关注张爱玲1947年后至五十年代初变化甚巨的文艺写作观,可以发现以《传奇》《流言》为代表的根植于半殖民地都市内室语境下发展出来的物象意象化、情境化、景观化的写作技术,在以异质他者的农村为主题的《异乡记》中处处显出扞格不合之处。在叙述乡村生活"精神的盛举"之《华丽缘》中,戏剧化和情境化的诗学处理最终报复和反噬作者:被殖民都市现代性塑造的写作-情感主体的自我认同,在个体历史以及与周遭"他者"的关系上皆出现了断裂。而这种断裂则一定程度地预示了张爱玲写作生涯地图上分水岭的大体样貌,标志着其沦陷期写作诗学技术及题材的告一段落。

    2015年05期 No.130 7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5K]

徐訏研究

  • 历史回声重话徐訏青壮年时——20世纪上半叶徐评价史述评

    冯芳;

    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鲁迅、杨丙辰、朱光潜等文坛前辈对徐寄予温厚期许。30年代末,左翼作家巴人发动了以徐为靶心的"反个"文艺运动。40年代,民间对徐剧作与小说反响如潮,邵洵美、林徽因等自由作家表示认可徐,左翼作家对徐在批判中有所兼容。在以社会斗争实践为主潮的现代中国的任一时期里,作为思想型的独立作家,徐作品中深远的精神建构远未获得真正理解。在当下批评中也仍存有沿袭旧弊的现象,对于徐作品中的启蒙价值、超越性以及徐对抗战的贡献认识不足。

    2015年05期 No.130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 异质文化间对话:论徐訏海洋小说《阿喇伯海的女神》

    陈绪石;

    《阿喇伯海的女神》创作与徐留学经历有关,小说以文化间对话的形式处理人物交往,这与作家海洋文化的包容心态密不可分。小说叙述阿喇伯海航船上中国留学生与阿喇伯母女的七场对话,从文化间性理论看,人物有效地实践了异质文化间对话。文化间对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在小说中起到多种作用:情节在对话中发展、故事在对话中讲完、场景在对话中描述、人物在对话中刻画。因此,对话不仅有文化上的意义,也是文本完成的一种途径,小说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2015年05期 No.130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8K]

台湾文学研究

  • 钟理和:以“左翼”的姿态冲撞民俗的囚笼——兼与蔡登秋先生商榷

    赖一郎;

    钟理和缺席日据时代台湾皇民化阶段,是一颗遗落的"左翼"种子,崇尚"赛先生"和"德先生",与主持《联合报》副刊的林海音等人有暗合之处,其塑造的平妹形象为台湾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笠山农场》热情地歌颂年轻人对封建习俗的反抗斗争精神。后半生的钟理和却为民俗所包围,陷入了人间炼狱。返台初期的作品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但1954年次子立民夭折对他产生巨大的精神打击。此后的作品依然带有微讽的意味,斗志却逐渐被消磨,民俗书写越来越凸显。

    2015年05期 No.130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 在台湾文学史知识序列的建构中——论日据台湾日语文学创作与文学归属问题

    马泰祥;

    在固有的台湾文学史认知中,对日据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进入"台湾文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以及悦纳依据,学术史的分析尚不够充分。通过梳理日据台湾日语创作在台湾文学史中的接受史认知问题,以及和韩国文学史中对日据朝鲜作家日语文学创作由疏离到接受的迂回式文学史接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则可以发现两地文学史叙述中,对这部分用日语来进行书写的文学遗产不同的处理手法,展示出了文学场域内复杂生态系统对文学史认知的搭建功能。

    2015年05期 No.130 11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1K]
  • 孙中山宋庆龄与平路的家史

    王瑞华;

    台湾著名作家平路的二伯父是与李大钊一起被绞死的国民党要员路友于烈士。当时年仅17岁的平路的父亲去替哥哥收尸,这段沉重的家史一直萦绕于心,促使她思考、追溯那个时代,以此为契机,以革命领袖孙中山、宋庆龄夫妇为创作对象,创作了长篇小说《行道天涯》,小说还原革命领袖真实历史与真实生活心态的基础上,从人性的角度对革命者进行了重新思考与心灵追溯。

    2015年05期 No.13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 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年 两岸学者达成“澳门共识”

    <正>今年是影响深远的中国新文化运动100周年。9月14日,来自两岸和港澳的30多名专家学者聚首澳门大学,举行"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会上达成的"澳门共识"称:"理性民主,科学发展,文明进步,多元和谐,是新文化精神内涵的概括。"以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创刊为标志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波澜壮

    2015年05期 No.13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 《华文文学》入编北大核心期刊

    <正>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继2014年2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后,进一步入编文学类核心期刊。至此,《华文文学》成为广东省唯一跻身"双核心"的文学类期刊。《华文文学》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大陆创办最早的一份专门发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

    2015年05期 No.13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 尺素天涯

    <正>《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及其他》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加籍华人作家李彦女士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差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观察与反思之作。文集中作者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反观自身、感受异域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其中《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描述了白求恩晚年的生活和情感,刻画了一个鲜

    2015年05期 No.13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第11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夏文;

    <正>8月23日,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厦门大学联合召开"东南亚反法西斯华文文学暨第十一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学术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作家和研究者聚集一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栾文华、新加坡共和国总统公共服务勋章获得者骆明、马来西来作家甄供、菲律宾作家柯清淡、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杨松年等到会发言,与会者中还有当年中国南下东南亚创作反法西斯作品的作家

    2015年05期 No.130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