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名家特辑

  • 华文文学的启蒙与汉语文化的重建——刘再复、朱寿桐、卢新华澳门三人谈

    庄园;

    2017年12月21日,文化名人刘再复、朱寿桐和卢新华等在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雅聚,他们就中国文化与华文文学等话题展开学术对谈。刘再复谈启蒙的重要性;朱寿桐倡言汉语文化;卢新华再提中国文化的重建。

    2018年02期 No.145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才子如斯——文外文中徐志摩

    张敬珏;吴爽;

    徐志摩作为理想的才子形象,在亚裔美国作品和赛珍珠的作品中都得以印证。在张邦梅的回忆录里,英中两国的知识分子都追捧徐志摩为跨文化的作家先锋;而在闵安琪的小说中,徐志摩是赛珍珠的灵魂知己和浪漫情人。徐志摩的吸引力可以归结为他混洽的文化、蓬勃的意气、充盈的才智,及其对文学团体的号召力。与徐志摩比肩的女性典范也走到台前,代表着他所忘我痴迷的才女与其绝代风华。

    2018年02期 No.145 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此时此地的现实”?——重探“马华文艺的独特性”

    黄锦树;

    本文审视马来亚建国前马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场论战的理论效应,并尝试把彼时还不存在的历史条件纳入,重新思考这个有七十年历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那涉及特定小文学成立的条件,也涉及写作者移动造成的认同/被认可的问题。

    2018年02期 No.145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比较文学

  • 论李乔与驼铃小说的政治抵抗

    许文荣;

    台湾和大马显然具有政治、社会和族群结构上的差异,不过不管是在二战前或战后两者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在过去的历史中她们都经历了漫长与艰苦的殖民统治压制,但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情绪。战后虽然独立/光复了,并不意味着当家做主,只是换了另一个政权、另一个主子。台湾人从日本人的统治改为国民党当政,大马华人从被英国人殖民换成被马来人主导,同样是被边缘化的命运。在这样的基础上,台湾文学与马华文学如何再现这些过去的政治和历史,把它们置于同一个平台,显然是具有比较与分析的基础。本文尝试以两位著名小说家,即台湾的李乔以及马华的驼铃作为具体的比较对象,通过他们的三部涉及政治与历史的中长篇小说作为对比文本,以政治抵抗的视角勘察他们书写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这项比较也希望展示两地的政治生态与族群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两地的作家如何替底层受压制的群体发声。

    2018年02期 No.145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Diaspora:流散还是离散?

    董雯婷;

    "Diaspora"是比较文学学科、尤其是后殖民文学视域内广受关注的一个词,国内学界对它的译介集中为"流散"和"离散"两种,一直未得到统一。本文认为,"离散"与"流散"中文释义的差异不应简化为一个两者皆可的翻译问题,其背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家群体及创作活动,彼此间有着深层次的鸿沟,不应混淆。文章通过对北美华人\华裔离散与流散作家们对中国的讲述问题的分析,从认知、讲述方式到中国形象及其隐喻的不同三个层面,指出了"离散"与"流散"这两个作家群体的区别。

    2018年02期 No.14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华裔文学研究

  •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越界”文本

    唐书哲;

    全球化语境下人口的跨国流动加剧了族裔混居和文化混合现象。同时,随着华裔生存经历和体验的改变以及华裔作家的创作转向,华裔文学中出现了一批超越传统华裔文学边界的"越界"文本。这些"越界"文本或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主题,或呈现出"作家的身体"和"文本的身体"之间的差异,对华裔文学的传统边界及华裔文学批评提出了挑战。论文借用巴赫金的边界思想和德勒兹"根茎"的概念,对华裔文学中的"越界"文本进行讨论,认为华裔文学应当放开边界,将"越界"文本纳入其中,在解辖域化的过程中增强异质性和生命力。这种做法也是与华裔文学反种族主义的精神是一致的。

    2018年02期 No.145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论《无声告白》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张冬梅;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2014)以温婉细腻的文风将种族、婚姻、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等"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设置在同一个家庭的屋檐下,采用反复迂回的叙事结构,讲述华洋混血的詹姆斯·李一家的悲剧故事。"种族偏见"带给父亲詹姆斯的是痛楚记忆,家庭的羁绊使母亲玛丽琳的梦想零落成泥,来自父母错位偏执的爱把莉迪亚拖向了湖底。莉迪亚的死使李家被淹没的历史浮现出来,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爱与期待的"绑架",这些埋藏在内心深处从未对外人甚至对家人讲过的苦衷得以一一倾述,呈现给读者的是振聋发聩的无声,生死悲凄的告白。

    2018年02期 No.145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亚裔美国女性的疗伤之旅——创伤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娃娃》

    董秋芳;

    创伤书写是邝丽莎2015年小说《中国娃娃》的焦点。通过对3位亚裔女性的创伤叙事,小说揭示了父权、战争和种族主义带给亚裔美国女性的伤害,而这样的创伤叙事对于亚裔美国女性治疗创伤和建构主体意义重大。

    2018年02期 No.145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台湾文学研究

  • 台湾皇民化运动时期的两种文化选择——对陈芳明“皇民化文学”定义的商榷

    王璇;

    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日据历史的重评浪潮,对皇民化运动时期文学的态度打破了以往的批判思维,开始强调对其宽容和谅解。陈芳明也提出以"皇民化文学"代替"皇民文学"的观点。但回到作品中,皇民文学到底是不是一种热烈拥抱皇民化政策的文学现象呢?对于皇民化运动的不同态度,展现了彼时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也说明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2018年02期 No.145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论白先勇小说的图像写作

    陈云昊;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一种图像写作。其图像写作,早期聚焦于固定的几个幻象,后来逐步将"图像"处理为自主运作的灵魂,从而更好地面对了其笔下"老灵魂"的塑造。在图像写作的长期实践中,白先勇不断锤炼着自己的写作技巧,并最终成就了个人风格的现代主义。这种现代主义甚至可以称之为"图像现代主义"。然而,这里的"图像"并不是指被文本描述的"语象",而是指一种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前文本的丰富的意指实践。一方面,图像写作是贯穿白先勇小说写作的一条主线;另一方面,在图像的倒映下,我们也触及了白先勇成为白先勇的精神历程。

    2018年02期 No.145 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 评齐邦媛林海音等的原乡创作

    金传胜;

    齐邦媛、潘人木、琦君、林海音、聂华苓等女作家在赴台之前即已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这些早年作品或因人事变迁而被作者遗忘,或因作家记忆不清而面目模糊,从而成为集外之作。这些集外文是作家们文学道路的起点与重要一环,为全面、完整地认识与考察她们的创作面貌与心路历程提供了珍贵的文学史料。

    2018年02期 No.145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 花踪文学奖在马华文学场域象征资本的确立

    易淑琼;

    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过颇富国族寓意的文学奖命名、精制的华族文化结合文学盛典的颁奖礼及主办花踪讲座等系列文化包装,建构起花踪文学奖"文化传薪者"的形象;花踪文学奖同时挟《星洲日报》的影响力和传媒宣传之势,借力大众文化消费语境,通过文学奖与大众传媒相辅相成的路径,确立在马华文学权力场域中的象征资本。

    2018年02期 No.145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论黎紫书作品中现代焦虑的哥特式形态

    黄瑞颖;

    黎紫书是当今享誉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新生代作家,其小说经常和欲望、谋杀、暴力、死亡等非理性元素相联系,总体呈现出压抑、恐怖的书写风格,而黑暗、恐怖一直是古老哥特文学传统的经典特征。本文将从黎紫书作品所呈现的哥特式特征入手,探索黎紫书笔下现代焦虑的哥特式形态,展现黎紫书创作承继哥特文学具象化、表象化的美学传统,以表面化的黑暗形态映照现代人类心理。同时思考黎紫书所创造的哥特式黑暗文学幻想对于当代现实世界的正面性意义,以及黎紫书小说创作对于传统哥特模式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贡献性价值。

    2018年02期 No.145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的复古倾向

    袁龙;

    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在创作实践中提出微型小说应纸短意长,题材新闻化,文体诗化、散文化,弱化情节和简化人物等观念,与目前通行的小说(Novel)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实际上,香港及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作家的创作实践与观念具有源于民间,复归中国古代小说与正史参行、济《诗》与《春秋》之穷、人物塑造以形传神等倾向,暗含着被遮蔽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意识。

    2018年02期 No.145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华文文学巡礼

  • 在“风骨”与“物哀”之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30年述评

    林祁;

    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0年历经三个阶段,日本华文作家带着"乡愁"走进日本,从"抗日""哈日"到"知日",开始了对异语言文化的探索。痛苦永远新鲜的日本体验,使其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由于不同于"移民"西方的华文特点,这种于中日"之间"的生存体验与写作,独具"风骨"与"物哀"之间的美学风格。它不仅是日本华文文学在海外的拓展,而且是中国文学自身在海外的深入或者叫"生长"。

    2018年02期 No.145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