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名家特辑

  • 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编撰的思路与构想

    杨剑龙;

    进入21世纪后,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已呈现出极为兴盛的状态,编撰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创作日臻成熟、佳作不断增多、视野不断拓展;社团日益增多、文学刊物、报纸、网页不断涌现;交流不断增多、出版作品增多、获奖者增多。2000年以后先后出版了众多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著作,为开展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编撰,在参照以往海外华文文学史结构模式时,应该考虑如下几方面: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社团群体,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报刊杂志与网站,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批评与交流,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编撰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2021年02期 No.157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台港文学研究

  • 都市文明、力量呈示与机械礼赞——论锺鼎文早期诗作的未来主义向度

    李朝平;

    作为台湾诗坛耆宿的锺鼎文,向为学界所关注,然番草(诗人早期笔名)时期的诗歌却一直乏人问津、鲜有整理。史料表明,锺鼎文是由倾向于未来主义的"狂飙社"诗人高歌荐入文坛的,在未来主义思潮的裹挟下,受马雅可夫斯基、马里内蒂等人之沾溉而进行此类诗歌的尝试。但他却有效避开了未来主义的形式缠绕,直击其精神内核,创作了一大批呈现都市文明、工业文明,表达力量崇拜与机械礼赞的诗歌。由是越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疆界,而与左翼文学相系联,彰显出其诗歌取径及内在构成的驳杂多元。

    2021年02期 No.157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 中国风味:论张系国的华文科幻小说

    黄炜星;

    再造"中国风味"是张系国华文科幻小说的核心理念与文学理想。他不仅强调讲"故事",还要突破"讲"故事,打造出兼具思想与形式的中国科幻。他自然调动中国文学的创作元素,适当汲取西方科幻的创作笔法,膂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科幻说书人。此一过程秉持"文以载道"思想,展现了国族理念和后人类伦理,又赓续了中国文化中的侠义观与圆道观。在这意义上,张系国以积淀已久的中国观念来探索叙事策略、民族情志和文化身份,对华文科幻小说进行有益尝试。

    2021年02期 No.15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 诗·画·香港——论王无邪的现代主义创作

    陈云昊;

    1950年代的香港现代主义思潮覆盖了文学与美术两大领域,而诗人、画家王无邪则是现代主义诗画合流的代表性人物。他是1950年代香港现代诗的发起人之一,也是革新水墨画的先驱。在他早期诗歌《一九五七年春·香港》中出现的"由天观地"的超越视角,不仅是理解其现代诗的关键,也是其绘画会通中西风格的结构性因素。文学与美术的跨界互动、现代主义世界思潮与香港城市文艺的交织,为王无邪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提供了横的移植,也提供了纵的继承。

    2021年02期 No.157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马华文学研究

  • 殖民与种族创伤:新马华文文学中的灾难书写

    杨森;

    自19世纪以来为了逃避战乱等灾难,华人开始大量移居至南洋,然而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乐土。此时的英国殖民者将华人作为苦力极尽剥削,王润华透过"橡胶"等植物意象,隐喻了华人的身不由己。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得不面对更加暴虐的日本殖民,不管是被强奸以致发疯的女性,还是被杀害的游击队,亦或是后来的新加坡大屠杀,都给华人族群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这样的创伤并没有随着殖民统治结束而完结,从马来西亚建国初期马来人对华人的追杀,乃至到后来的五一三种族冲突,华人都不得不面对日趋严峻的局势。面对本土政权的打压,以及强势的西方文化,新马华文传统将如何维持下去,也成了新马知识分子的忧思。新马华人作家正是透过灾难书写,以见证文学的方式打捞被湮没的历史,试图对人们进行创伤疗愈,并以此作为一种对国家强权的抵抗。

    2021年02期 No.157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 论方路的跨界书写——从诗到奈米小说:在地的创作实践

    曾维龙;

    当代马华文坛作家中,方路是近年来多产的一位。从1993年他以微型小说得奖之后,1999年出版第一本诗文集直到2017年出版奈米小说集《我是佛》为止,诗、散文和小说集前后共有八册。在他的创作历程中,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他跨类创作的不停尝试,风格渐次转变,已自成一格;其次是他的地志书写,在马华文坛中已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从作家论的角度,探讨作者的生命史和创作历程的结合。从作者自身的经历"家乡—留台—归乡"(大山脚/东海岸—台湾—吉隆坡),形成了他的创作主题。空间的漂泊和他对文学启蒙与接受的过程(写实主义—现代主义—魔幻/写实/浪漫主义)息息相关。本文以他为研究对象,尝试从作家论的角度探讨方路书写的可能性。

    2021年02期 No.157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6K]

张大春研究

  • 小说家言、知识氛围与历史记忆——论张大春《城邦暴力团》的诗学渊源及文体生成

    操乐鹏;

    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蕴藏多重诗学资源:其以小说家言融接笔记与评书的叙事传统,挑战着现代小说的既有范式与审美惯性;在知识氛围中对小说与历史、真实与虚构进行辩证和质询,且同艾柯、高阳的小说构成对话关系;文本中对父辈、眷村及历史创伤记忆的书写亦接续着眷村小说的流脉;其叙事践行与二十世纪末台湾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既有绾合又有裂隙处。《城邦暴力团》由此熔铸生成了多音驳杂的小说构型,极大地引动和释放了现代小说的文体潜能。

    2021年02期 No.157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 对于语言符号的再思考:张大春《大唐李白》中的“诗论小说化”现象

    盛慧;

    张大春的先锋性及小说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不懈的文体创新及贯彻始终的对于语言问题的探求。本文提出并详细阐释《大唐李白》中的"诗论小说化"现象,认为《大唐李白》以其开创的"诗论小说化"形式融合其对于语言符号的全新思考,成为张大春近年来里程碑式的作品。以"诗人—诗歌—时代/历史"为主要叙事线索,以诗论参与叙事,张大春还原并想象了诗人与时代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同时,借三场诗论以建构李白诗艺形成的三个阶段,张大春也首次尝试在历史层面为语言寻找出路。那出路在庙堂之外的乡野,在严整之外的自由,在法度之外的"有情"。

    2021年02期 No.157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7K]

作家作品研究

  • 华裔美国文学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和林永得的《南京大屠杀诗抄》为例

    张平凡;

    自1997年华裔美国作家张纯如出版了震惊世界的论著《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近二十年涌现出了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多本优秀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体裁覆盖小说、诗歌、戏剧和漫画等,逐步推动南京大屠杀作为全人类记忆文化遗产的研究。以往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学术研究侧重点大都放在历史史料与政治纷争方面,忽略了文学领域内势头强劲的跨太平洋的大屠杀记忆政治。通过探讨两部影响广泛的华美文学作品——哈金2011年的英文小说《南京安魂曲》和林永得2013年的英文诗歌选集《南京大屠杀诗抄》,来印证大屠杀的创伤记忆正在打破民族国家的壁垒,传播至家国之外的华人群体,并在其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打下烙印,旨在揭示南京大屠杀在21世纪全球化情境下的记忆危机和文化内涵。

    2021年02期 No.157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7K]
  • 论邝丽莎中国文化书写的矛盾性——以《牡丹绮情》为例

    董秋芳;

    邝丽莎在《牡丹绮情》(Peony in Love)中书写中国文化时,表现出矛盾性。一方面,她把握到了历史中吴吴山三夫人合评《牡丹亭》故事的精髓,向英语世界的人展示了明末清初中国女性在写作和批评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纠正西方对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卑微、教育水平低下等方面的偏见;但同时,她将一个原本充满爱与和谐的历史故事改造为跨越阴阳两界的惊悚传奇,植入大量极具猎奇色彩的中国元素,冲淡了女性阅读和写作这一主题。这种矛盾性与邝丽莎族裔身份的策略性选择有着紧密关系。

    2021年02期 No.157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8K]
  • “常态的霸权”:《灶神之妻》的失能叙事研究

    潘敏芳;

    谭恩美第二部受评论界和读者广泛关注和赞誉的小说《灶神之妻》中关注了社会中的失能人物,其典型人物为文福。对《灶神之妻》进行重新细读发现,谭恩美创作的程式化人物文福是一个身心失能的人,他的身体失能对应的常态是身体健康的吉米;他的精神失能对应的常态是历尽苦难的雯妮。个体的常态或失能同时隐喻其所在国家的常态或失能状态。"常态的霸权"在常态与失能的对照中一览无余。谭恩美在小说中为失能的中国社会开出了走向常态的药方,但她没有意识到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同样可能面临失能的困扰。

    2021年02期 No.157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2K]
  • 都市男性沙文主义及其颠覆后的虚空——《倾城之恋》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并行阅读

    童敏;

    在《倾城之恋》与《红玫瑰与白玫瑰》这两部作品中,范柳原和佟振保作为典型的都市男性沙文主义者在两性关系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利,而女性则处于"失语"的状态,在男性话语的制约下被贴上"淫"与"贞"的标签。张爱玲通过这两个故事展现了在新旧文明交替的时空中男性话语霸权被颠覆的时代潮流,以及个体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所产生的虚空与绝望。

    2021年02期 No.157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6K]

译介与传播

  • “也”谈杨宪益和莱尔译《阿Q正传》

    杨义宽;

    "也"字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高频虚词,不具备命题意义,但具有重要的衔接与传情功能,语言学家将此类虚词称作元话语。"也"字英译的质量关乎原作情感的准确表达,关乎西方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关乎中华文学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效果。笔者以《阿Q正传》为语料,发现其中的193个"也"均为元话语,不具备命题意义,即便删除,不会影响原文语义。以严谨著称的鲁迅写作时将其保留,必有其背后的动因。本研究依据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将其分为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分析杨译和莱译是否完整地保留了原文"也"的功能和效果,旨在为我国文学作品中元话语的英译提供些许策略上的参考。

    2021年02期 No.157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2K]
  • 汉学家傅汉思的汉诗英译方法研究

    周忠浩;

    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在国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有开创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其将德国古典语文传统和英美新批评细读方法运用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阐释和批评中。这些方法也见于其诗歌翻译中。在《梅花与宫闱佳丽》一书中,他通过注释、解读、附录等形式为译诗构建了丰富的语境;他立足文本,用细读法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相互关系;翻译时则着力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意象,再现汉语诗歌的文学性。该书中蕴涵的诗歌翻译思想对我国古诗外译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021年02期 No.157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7K]
  • 译文两篇:谭恩美论美国华裔的语言经历和体验

    唐书哲;

    本文是谭恩美两篇散文的译文。在《谨慎的语言》和《母语》中,谭恩美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生活经历分析了华裔和她作为华裔作家的语言经历和体验,认为美国主流社会对英汉语言差异的认知再现了西方对华人的"认知暴力",英语和其他语言以及不同形式的英语间有着隐蔽的层级关系,居于中心的是标准英语,而非标准英语的使用者则受到来自权力中心的惩罚。华裔和华裔作家带有族裔色彩的英语既是传达族群经验的需要,也对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解辖域化"的功能。美华作家以论说文、序言、访谈、散文等文体形式对美国华裔文学在语言、题材、主题和作家主体性等方面的评论是美华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生存经验以及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2期 No.157 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3K]

访谈

  • 历史·记忆·回归:美国亚裔文学版图中的华裔文学研究——朱蓓章教授访谈录

    陈连贵;朱蓓章;

    朱蓓章教授以群体历史心理研究法构建美国亚裔文学"回归叙事",着眼亚裔跨洋双向位移过程中种族心理、历史书写和记忆作用机制。身为华裔研究者,朱教授格外关注美国语境中的华裔文学研究,提倡华裔文学与美国其他族裔文学的比较阅读,以"相似性"为切入口把握华裔作家与历史和文学潮流的互动,使华裔文学研究获得文化和美学视角之外的生命力。访谈涉及美国亚裔文学叙事技巧、体例取舍、研究方法、历史与记忆作用、种族研究、华裔文学定位、亚裔共同体等具体问题,为拓展中国语境下的华裔文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1年02期 No.157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8K]

述评

  • 数据视野中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的中美接受状况综述——基于中美书评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的分析

    刘竞;

    邝丽莎是美国华裔作家中的后起之秀,但她的作品在美国和中国的接受程度并不相同。这种差异在中美两国的书评数据(包括美国亚马逊和中国豆瓣的读者反馈)和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中得到体现。经分析得知,无论是从普通读者视角还是专业批评者视角,邝丽莎作品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均要优于中国。大部分中美读者都认同书中故事情节的编排和女性情感的描写,但对中国文化的描写态度不一。但无论如何,邝丽莎成功将中国文化嵌入故事中进行有效传播的经验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所借鉴。

    2021年02期 No.157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