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台湾文学研究

  • 论台湾现代诗地方性与世界性之内在关联——百年汉语新诗研究的一个观察视角

    庄伟杰;

    盛行于上世纪后半叶的台湾现代派诗歌,有两大阵营值得重视和探讨,即走国际路线的世界性诗人和倡导地方主义的本土性诗人。当我们站在当代文化地理学的视野加以观察,或者借助后殖民研究的理论观照,便可发现,这种传统的二元划分值得质疑。其实,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世界性”因素和“地方性”特质是彼此互动且相互缠绕的,它们交织的矛盾对应,实则构成为台湾现代诗歌艺术流程的核心生命动能。其间那些活跃的同仁诗刊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堪称功不可没——为台湾本土现代主义与西方世界现代派诗歌的交流提供了对话平台。由此可以证明: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世界性与地方性是对“时空压缩”双重影响的台湾式回应,其植根地方的世界性视域和放眼世界的地方性特色互为交织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产生的前沿理论命题“文化间性”的预示和印证。

    2022年05期 No.166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 少数民族文化寻根脉络下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扎根

    赵军仓;

    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扎根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0年代开始,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回归部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身体力行找寻文化之根,他们以族群宗教信仰与口传文学开掘传统文化,将奇幻写作与民族志书写的形式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并将民族性与女性意识、人类性相结合,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中思考自我族群价值,增进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极大拓宽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以及中国“寻根文学”思潮的表达领域,也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构建提供了多元的思考路径。梳理和探究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多民族文学格局中的位置,对于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间的理解与沟通,深耕与融合极具价值,也为海峡两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05期 No.166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乡土理知”与“现代性意识”关系析论——以台湾后乡土文学为例

    吴鵾;

    由于“乡土”的持续“在场”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存在提供了基本的“秩序观念”与理想的“人格仪范”,继而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对中华民族的“传承有序”做出了较为彻底的阐释。因此乡土文学中的“乡土理知”主要指向以“乡土”为载体来完成对人类自我的认识与解释,其内涵与外延的双重阈定决定了乡土文学的伦理特点与语义特征。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概念,现代性主要是指一种较为成熟的科学合理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以理性为核心的文化运行模式,这两种基本要素在现代性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呈现出差异明显的活跃程度。新的时代语境下,台湾后乡土文学中的“乡土理知”担负起“审美现代性”的历史任务,一方面成为反思与批判现代性意识的价值标准与道德尺度,另一方面又成为救赎现代化发展中不合理现象的精神原乡。

    2022年05期 No.166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时空政治学与“弃民”再生产——胡淑雯的《浮血猫》研读

    周子晗;

    中国台湾作家胡淑雯的《浮血猫》可称为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聚焦女性童年性经验的同时,也无意中呈现出台湾1970年代以后的社会图景,而后者往往为讨论者所忽视。空间与时间在小说中不仅作为背景设定,并且其构成的时空政治自身内含着社会底层“弃民”的生产机制。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社会再生产话语,既在文本修辞的层面产生反讽的美学效果,也暗示其自身即可构成“弃民”的再生产机制。在以政治经济学展开的社会总体视野中,作者试图以“情感理解”穿透固化的性别意识形态,却显示出社会伦理与两性关系的辩证张力,也在无意中触及社会整体性的平等政治问题。通过充分打开小说的社会与历史面向,有助于揭示文本所内蕴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政治经济结构,同时导向战后东亚历史之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认识论反思,从而对《浮血猫》深蕴的历史与形式意义给予更为历史化的理解。

    2022年05期 No.166 2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9K]

马华文学研究

  • 南洋爱与死:黎紫书小说的在地经验与景观书写

    蒋成浩;

    近年来,黎紫书以其瞩目的文学实绩成为马华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文化标识,深深地烙印着她所生所长的大马本土风情。身为大马华人,在地经验与身份认同的省思汇聚成黎紫书文学创作的源动力,并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学质素。黎紫书擅长书写微茫个体在日常生活与历史暴力中的生死爱欲,以阴暗、低沉的笔调呈现大马华人的生存境遇,以细腻动情的笔触镂刻出深邃的人性世界,她始终聚焦于芸芸众生的隐秘心史、家族秘史、悲伤情史。蕉风椰雨的自然景观、热带雨林的神秘探索、老旧的街道、建筑、废墟,在她笔下都再次复活,成为历史言说的主体。

    2022年05期 No.166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5K]
  • “父”的缩影:从性别视野论张寒

    陈颖萱;

    著有短篇小说《大冷门》,又有两本同名小说集《大冷门》的马华小说家张寒,可谓马华文学研究中的“大冷门”。他发表于1960年代的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当时“强调政治功利性”的马华文坛生态,但其小说中男女人物之间的天秤却有意无意朝向男性倾斜。这篇论文以性别视角切入,探讨这些现象及其成因后果。由于女性人物在小说中是“被叙述”的群体,因此她们纵然是小说叙述的重心,但小说的叙述话语仍旧由男性人物来掌控与支配。在此基础再加上认同男性的书写习惯,综合促使小说呈现某种程度的父权缩影。这种父权缩影现象也间接导致小说对男女形象待遇有差。即使以女性人物为主要书写对象,但却体现了浓厚的父权思想,这种悖论就是张寒小说之性别书写的主要面貌。此现象显示1960年代的马华小说创作虽已开始从“强调政治功利性”的传统出走,转而朝向追求“文学性”的美学理想前进,但在这条新路上,小说所呈现的性别意识形态还是趋向守旧的。

    2022年05期 No.166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7K]
  • 记忆与遗忘——论陈团英《夕雾花园》中的精神防御机制

    张晶;王淼;

    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陈团英(Tan Twan Eng)的长篇小说《夕雾花园》(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以马来亚紧急状态(Malayan Emergency)(1948-1960)为背景,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然被战争阴影笼罩的马来(西)亚及其“战争遗民”的生存境遇。作为战争的幸存者,《夕雾花园》中的主人公云林(Teoh Yun Ling)在同记忆与遗忘博弈时,不断激活精神防御机制、找寻合理的生存策略并试图挣脱战争后遗症。奥地利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的精神防御机制理论,为考察云林等马来(西)亚战争遗民面对战争后遗症时的心理轨迹及其生成机制,接近遮蔽在历史宏大叙事下的“人”,提供了较为客观清晰的理论观照。

    2022年05期 No.166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4K]
  • 论陈团英《夕雾花园》的暴力书写与创伤记忆

    黄文凯;陈学礼;

    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陈团英的长篇小说《夕雾花园》甫一出版便斩获诸多项文学大奖和无数好评。其作为一部“记忆与遗忘之书”,主人公终其一生无法摆脱在日军集中营遭受的创伤,她的记忆游走在幽暗的日军集中营、马来半岛群山莽林和晦明的日式夕雾花园之中。她希冀重建具有“物哀美学”的日式花园实现对姐姐的哀悼和自我救赎,却陷入了与神秘日本皇家御用园林师的情感纠葛之中不能自拔,在救赎的悖论中走向寂静。

    2022年05期 No.166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文学与地理

  • 论澳大利亚华文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

    杨紫晗;

    文学地理学是一门融合文学和地理学的交叉性学科,它以文学空间为研究重心,关注地理空间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以及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空间美学价值。本文在文学地理学的视域下观察海外华文诗歌,具体分析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华文诗人作品中所构建的籍贯地理空间以及活动地理空间,从而发现在这两种地理空间交错背后,最终指向的是澳大利亚华文诗人们对于身份认同的追问。

    2022年05期 No.16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4K]

海外研究叙录

  • 主持人语

    季进;

    <正>《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英语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的整理叙录,来梳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传播的脉络,为肯定其贡献与价值,反思其不足与局限,提供最坚实的文献学支撑,从而进一步彰显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传播的意义,助推中国文学与中国学术真正走向世界。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我们集合了海内外近百位学者共襄盛举,终于完成了所收条目1200余种、总篇幅达160万字的《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其中《导论》部分结合文献叙录,从理论上对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展开反思,

    2022年05期 No.166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8K]
  • 关键词: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一)

    季进;王吉;

    一般认为,全球化(globalization)指的是资本、科技、族群、意识形态、文化产品、象征资本等实体或非实体的跨国流动。在学术研究的框架下,“全球化”的景观与“本土”的文学、文化、历史则构成了一种更为特殊的互动。本期所介绍的十余本著作,是近二十年里英语学界围绕全球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展开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中,既有对“全球化”影响的自觉体认,也不乏借鉴、批判、拆解、挪用等应对“方案”。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们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态度,也反映出差异化的学术立场和研究范式。在全球化的阴影下,研究者与他们的研究对象,同样面对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和重建历史与记忆的压力。这种危机与压力的背后,是“世界”与“中国性”(Chineseness)之间复杂的博弈,是“差异性环球想象”(global imaginary of difference)与“全球同质化”之间的激烈对抗。当研究者透过翻译的文本,将中国的作家作品、社会现实、情感结构、意识形态呈现在全球读者面前的时候,本身就成为了“全球化”的一环。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思考中国文学的独特属性和认知框架,是英语世界的研究者面对的考验,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相信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2年05期 No.166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1K]

学者研究

  • 先行者的学术人生——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专家陆士清教授访谈

    许慧楠;黄炜星;陆士清;

    <正>复旦大学陆士清教授,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四十多年来,他孜孜矻矻,不懈奋进,对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甚为钦佩。作为晚辈,我们非常荣幸地就他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的学术人生进行了访谈,他从五个方面回答了我们的提问。相信他的学术经验和学术精神,必将会启迪和鼓舞我们这些后来者。一、华文文学,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纪精彩问:您曾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含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有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经历。

    2022年05期 No.166 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8K]
  • 陆士清学术年表

    黄炜星;许慧楠;

    <正>1933年1月,生于江苏张家港一个农民家庭,三岁时失去母亲,家乡被日寇占领,小学中学期间失学多年。1950年1月,中断中三学业,到无锡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曾任无锡人民银行支行会计股副股长等职。1955年7月,以同等学历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60年1月,留校。曾任复旦大学共青团委副书记。1962年5月,回中文系工作,历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

    2022年05期 No.166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4K]

述评

  • 新世纪华人文学在美国的评介研究——以《纽约时报》和《纽约客》为分析中心

    朱含汐;冯全功;

    权威书评是衡量华人文学在海外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对华人文学的评介为分析中心,研究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和影响力,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自建“华人书评语料库”,旨在探索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首先从时间、体裁、作家、主题词四个维度整体把握华人文学在美国的评介情况,接着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质性分析,从文本层面分析华人文学在美国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基于对所搜集的201篇书评和相关报道的分析发现:第一,受评华人作家的数量相对可观,女性作家多于男性作家;第二,受评作品具有较强的获奖效应,主题范围较广;第三,多数评介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试图通过作品透视中国现代社会;第四,逐渐凸显作品的文学性;第五,英语书写更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也为华人作家带来了身份认同;第六,华人文学仍在文化间“摆渡”,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并未真正融入美国主流文学。

    2022年05期 No.166 108-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8K]
  • 2020年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概况

    陈铎;

    2020年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左翼研究持续走热,其中既有对杨逵、吕赫若、陈映真、蓝博洲、钟乔等单个作家的左翼文学活动的研究,也有对诸如“保钓”运动、《人间》杂志等重要的左翼文化实践的关注等;其次,文学文化思潮研究花样翻新,除左翼思潮外,以后现代和后殖民为代表的“后学”思潮,以及在青年群体中逐步盛行的强调“小确幸”思潮,大陆学界均予以不同程度的回应;再次,对“重写文学史”工作的细部优化,对外强化台湾文学的外部联结,对内将性别、族群、雅俗、新旧等一系列议题的重新问题化,开辟新的论述空间;最后,诗人杨牧去世,现代诗研究持续发力,针对具体诗人、诗作的专论以及诗史、诗案等的综论均在此前的基础上有所推进。

    2022年05期 No.166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