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的痛苦”:加拿大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情感纠葛
吴华;
摘要(Abstract):
由于共同的性别背景,对女性生活的兴趣是加拿大华裔女性作家的共同点,她们对女性的跨域经历尤为关注。但是华裔英语作家和华文作家是不同的叙述主体,她们所关注的客体不同,叙述客体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也不同,这就造成两个作家群处理同一主题时在题材和叙述选择上呈现多元化。她们都把移置作为华裔女性的最本质的生存形态,把移置的最大影响归结为精神的孤独和情感的疏离,并用情感纠葛来演绎女性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在家庭婚姻中情感纠葛的具体表现形态方面,两个作家群各有选择和侧重,英语作家常写乱伦或不伦情,华文作家多写婚外情或异族恋。对情感纠葛的不同表现和处理丰富了加拿大华裔文学中女性写作的性别建构。
关键词(KeyWords): 跨域;移置;乱伦;婚外情;异族婚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吴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陌生化的痛苦”引自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 ②Arturo Escobar and Wendy Harcourt“,Practices of Difference:Introducing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Eds.Wendy Harcourt and Arturo Escobar.Bloomfield,CT.:Kumarian Press,Inc.,2005,p.6.本文中的引文均为作者所译。
- ③Stuart Hall“,The Local and the Global: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Dangerous Liaisons:Gender,Nation,and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s.Eds.Anne McClintock,Aamir Mufti,and Ella Shohat.Minneapoli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pp.174-175.
- ④参见Sky Lee李群英,Disappearing Moon Cafe.Vancouver,Toronto,Berkeley:Douglas&McIntyre,1990 and Judy Fong Bates方曼俏,China Dog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Laundry.Toronto:Sister Vision,1997;Midnight at the Dragon Café.Toronto:Counterpoint,2005.
- ⑤参见曾晓文:《白日飘行》和《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白日飘行》原名《梦断德克萨斯》,2005年首刊《小说月报》长篇小说专号,并在《世界日报》(加东版)连载,2006年初以单行本形式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更名《白日飘行》,2010年初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刊于《文学界》2009年第6期。我曾专文论述过新移民的“失语”现象,见《讲述失语者的故事:再读曾晓文的〈梦断德克萨斯〉》,《文学界》2009年第6期。本文中引用《白日飘行》时,使用的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的《梦断德克萨斯》。
- ⑥庄伟杰:《乡愁.性爱.死亡—澳华新移民作家文本世界里三大母题探析》,《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 ⑦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e,pp.35-37.
- ⑧曾晓文:《梦断德克萨斯》,第41-42页。
- ⑨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p.58,132,and 220.
- ⑩如《残月楼》中黄崔福和陈芳梅的婚姻和《好运咖啡馆》里埃迪和玉玲的婚姻。《好运咖啡馆》见Judy Fong Bates,“The Good Luck Café.”China Dog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Laundry.Toronto:Sister Vision,1997,pp.94-112.
- 如《遣送》中常笙和夏菡的婚姻。见曾晓文:《遣送》,《百花洲》2009年第1期,55-73页。
- Judy Bates Fong“,Good Luck Café”,pp.105 and 110.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44.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41.
- 曾晓文:《梦断得克萨斯》,第67页。
- 郭媛媛:《跨界中的“去”与“留”—传播学视角中的新移民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第3期,第55-56页。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125.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72.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181.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p.134-140.这里,李群英用刻画入微的细节描写宋昂当着黄崔福的面洗浴,让她从一个“宁静安详”的圣母式的“存在”一点儿一点儿化为煽起欲火的诱惑者。
- 参见Judy Fong Bates,Midnight at the Dragon Café里的有关章节。
- 参见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中有关芳梅-庭安,苏珊娜-摩根,凯-摩根和碧翠丝-基曼的故事。
- 参见曾晓文:《夜还年轻》,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 曾晓文:《被遣送和被离弃的:〈遣送〉创作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c13f20100ia7g.html。
- 曾晓文:《遣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ad5370100i0jc.html。
- 曾晓文:《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第32、34页。
- 对“另类爱情”和“异族婚恋”的讨论,可以参考王列耀:《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另类亲情”》,《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王列耀、李培培:《“异族婚恋”与“后留学”阶段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以曾晓文为例》,《中外论坛》2010年第6期。
- Sky Lee,Disappearing Moon Café,p.198.
- 张翎:《陪读爹娘》,吴华、孙博、诗恒主编《叛逆玫瑰——加拿大华人作家中篇小说精选集》。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73-330页。
- 张翎的《金山》和陈河的《沙捞越战事》讲述的是加拿大华人的集体跨域经验,这两部作品标志着华文作家在写作题材上的重大突破,成为加拿大华文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张翎:《金山》,《人民文学》2009年第4、5期连载;陈河:《沙捞越战事》,《人民文学》2009年第12期。
- Lisa Lowe“,Heterogeneity,Hybridity,Multiplicity:Marking Asian-American Differences,”Theorizing Diaspora:A Reader,edited by Jana Evans Braziel and Anita Mannar.Malden,MA.,Oxford and Melbourne: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p.132.
- Helena Grice“,Mendingthe Sk(e)in ofMemory:Trauma,Narrative,and the RecoveryofIdentityin Patricia Chao,Aimee Liu and JoyKogawa,”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Readings on Fiction,Poetry,and Performance,edited byRocío G.Davies and S覿mi Ludvig.Hamburg-London:Lit Verlag,2002,p.82.
- 关于“主导叙事”的论述,参见Lisa Lowe“,Heterogeneity,Hybridity,Multiplicity:Marking Asian-American Differences,”pp.132-155;Helena Grice“,Mending the Sk(e)in of Memory:Trauma,Narrative,and the Recovery of Identity in Patricia Chao,Aimee Liu and Joy Kogawa,”pp.81-95;Alicia Otano“,Rituals of Mothering:Food and Intercultural Identity in Gus Lee’s China Boy,”pp.215-226等。
- 参见公仲:《试论新世纪—新移民小说的发展》,《小说评论》2010年第2期。
- 陈娟:《美国华裔文学与新移民文学比较研究》,《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第1期。
- 王侃:《论女性小说的历史书写—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考察对象》,《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 陈娟:《美国华裔文学与新移民文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