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文学与文化——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四)The Keyword:Literary Urban Studies and Metropolitan Cultures—A Documentary Descrip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Ⅳ)
季进;臧晴;选编;
摘要(Abstract):
城市文学与文化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开拓出的一个重要面向,也是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议题触发了研究者对城市文学与文化在历史语境与文化地图上的考察,与此同时,其对文学书写与文化史的研究也深化了城市现代性的内涵。本期所介绍的十余本著作,是近几十年里英语学界中围绕都市文学和文化所展开的代表性研究,它们所探讨的城市文化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现代出版传媒发展、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个人与外部环境的调和等问题为我们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在海外学人看来,文学作品中的城市书写不仅展现城市的表征,背后还贯通着人类的城市生活体验,由此,文学对城市的书写也可以成为塑造公众城市想象的工具,那么文学作品也就成为间接干预现实、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起点。这些研究往往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将中国研究嵌入到城市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学科框架中以探索城市经验中文学想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探讨作为物理空间的城市在历史、地理等特殊背景下与人文意义中的城市空间存在交叠、互相影响的状态,以此呈现出更为深广的研究图谱,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性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的认知。
关键词(KeyWords): 城市文学与文化;海外研究;文献叙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项目编号:17AZW018
作者(Authors): 季进;臧晴;选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Link Perry.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该书叙录执笔者:宋奇论。)
- (2)林培瑞(Perry Link),美国汉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校长特聘讲座教授。
- (3)Zhang Yingjin. 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Configurations of Space, Time, and Gender.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该书叙录执笔者:张诗雅。)
- (4)张英进,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主任、比较文学与中国研究杰出教授。
- (5)Lee, Leo Ou-fan. Shanghai Modern: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该书叙录执笔者:李思逸。)
- (6)李欧梵,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
- (7)Wagner, Rudolf G., ed. Joining the Global Public:Word, Image, and City in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1870-1910.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7.(该书叙录执笔者:赵韧。)
- (8)鲁道夫·瓦格纳(Rudolf Wagner, 1941-2019),出生于德国黑森州,先后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波士顿大学。撰写有关中国学的十几部专著和数百篇学术论文。
- (9)Zhang Zhen. ed. The Urban Generation:Chinese Cinema and Societ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该书叙录执笔者:张卓娴。)
- (10)张真,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教授,兼职历史系和东亚研究系,博士生导师,是华语电影研究界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电影、文学、大众文化和性别研究等多个领域。
- 11 Braester Yomi. Painting the City Red:Chinese Cinema and the Urban Contract.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10(.该书叙录执笔者:杨素秋。)
- 12 柏右铭(Yomi Braester),出生于以色列,耶鲁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与电影媒介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期刊主编。专注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艺术理论、中国电影与文化研究等领域研究。
- 13 Visser Robin. Cities Surround the Countryside:Urban Aesthe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该书叙录执笔者:朱皓月。)
- 14 魏若冰(Robin Visser),获哥伦比亚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研究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视觉文化、城市研究及现代文学,和乐钢(Gang Yue)、韩晗(Han Han)创办《东亚人文》(Journal of East Asian Humanities)杂志。
- 15 Zhou Hao. Representations of Cities in Republican-Era Chinese Literature:The Images of Beijing, Changhai,Chongqing, and Hong Kong in 1911-1949 Chinese Literatur. Saarbrücken: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1(.该书叙录执笔者:张卓娴。)
- 16 周浩,2010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文学硕士学位,曾获得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城市研究、文化地理、交通技术等相关课题。
- 17 Goldman Andrea S. Opera and the City: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Beijing, 1770-1900.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该书叙录执笔者:罗靓、王桂妹。)
- 18 郭安瑞(Andrea S. Goldma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清代、民国文化社会史、都市文化、戏曲表演及社会性别研究。
- 19 Scheen Lena. Shanghai Literary Imaginings:A City in Transformation. Amsterdam: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14(.该书叙录执笔者:郭恋东。)
- 20 沈雷娜,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文学系助理教授,莱顿大学博士,国际亚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亚洲城市知识网络成员,曾任教于莱顿大学及阿姆斯特丹大学,主要研究中国,特别是上海这座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及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