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作为方法:台湾乡土文学中的环境意识和人地关系Ecology as the Way: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eople-land Relationship in Taiwan Nativist Literature
赖清波;
摘要(Abstract):
1960年代以降,被归类为台湾乡土作家的黄春明、陈映真、洪醒夫、王拓等的作品对人与土地/自然关系的思考主要着眼于底层阶级(渔民、农民、劳工)为解决生计问题与大自然的惨烈斗争,透过乡间小人物的悲欢喜乐表达了乡村在现代化、工业化、资本主义冲击下的环境倾颓、今昔的环境变迁,乃至人与动物/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在在体现了素民的环境伦理关怀。如果把乡土文学放在环境运动的脉络来看,这种对人地关系的思考为自然生态文学/生态批评论述提供了另类的思想资源,一种可亲的、从土地和社会生发出来的素民思考。
关键词(KeyWords): 台湾乡土文学;环境伦理;人地关系;生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演讲和人文学术的发展(1950-2010)”,项目编号:16ZDA138
作者(Authors): 赖清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肖成:《大地之子:黄春明的小说世界》,台北:人间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3页。
-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 (3)吴明益:《环境倾圮与美的废弃——重诠宋泽莱〈打牛湳村〉到〈废墟台湾〉呈现的环境伦理观》,《以书写解放自然:自然之心——从自然书写到生态批评》BOOK3,新北:夏日出版社2012年版,第122页。
- (4)(7)(8)(9)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1·看海的日子》,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第80页,第92页,第100页。
- (5)[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82页。
- (6)[奥地利]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4-123页。
- (10)22范铭如:《七○年代乡土小说的“土”生土长》,《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台北:麦田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第163页。
- 11陈建忠:《神秘经验的启示与乡土伦理的复归——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人间、神鬼与自然》,《台湾文学研究学报》2008年第7期。
- 12陈玉峰:《从主体文化谈土地伦理》,《生态台湾》2004年第3期。
- 13 14 15洪醒夫:《黑面庆仔》,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第89页,第90页。
- 16 17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3·莎哟娜啦·再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第183页。
- 18 黄春明:《用脚读地理:我的小说札记与随想(一)》,《联合报·副刊》,1999年3月18日。
- 19 童庆瑜:《去榕仔脚荡袋子——一个关于宜兰东港榕树河堤的研究》,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第24页。
- 20 21洪醒夫:《洪醒夫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第64页。
- 23 24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2·儿子的大玩偶》,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第190-191页。
- 25 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6·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 26 27 28 29 30 33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4·放生》,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02页,第79页,第80页,第99页,第85页,第120页。
- 31 邱安隆、廖君达:《稻田福寿螺整合性防治》,《农政与农情》2012年第241期。
- 32 萧新煌:《七○年代反污染自立救济等结构和过程分析》,台北:圆神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 34 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5·没有时刻的月台》,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 35 36 37黄春明:《黄春明作品集7·九拐十八弯》,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第44-45页,第136页。
- 38 陈映真:《试论陈映真:〈第一件差事〉、〈将军族〉自序》,《鞭子和提灯:陈映真作品集9》,台北:人间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 39 40 41陈映真:《陈映真全集4》,台北:人间出版社2017年版,第133-134页,第162页,第163页。
- 42 赵刚:《从仰望圣城到复归民众:陈映真小说〈云〉里的知识分子学习之路》,《台湾文学研究季刊》2011年第84期。
- 43[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23-447页。
- 44 吕正惠:《黄春明的困境——乡下人到城市以后怎么办?》,《战后台湾文学经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84页。
- 45 赖清波:《地景、生态与宰制性社会——钟理和的〈笠山农场〉再考察》,《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
- 46 林瑞明:《目的与手段之别:试论黄春明与陈映真》,《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9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