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台湾文化思潮与文学
朱双一;
摘要(Abstract):
台湾至少存在着三民主义、自由主义、“新儒家”等纠葛交缠的文化思潮,成为当代台湾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底盘和背景。对于当代台湾文学特殊形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三民主义文艺”强调民族主义,服膺写实主义,拒斥现代派文学,反对描写阶级斗争,以及后期对于“仁爱”、“人性”、“纯真、优美、至善”、“美化人生”的标榜和鼓吹,结合其官方的政治地位,对当代台湾文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由自由主义文化思潮所孕育,在文学内涵和创作方法上具有人文主义的倾向,文学是否描写人生、挖掘人性及其深、广度,成为其艺术标准和追求目标。从而形塑了台湾文学有别于更注重“主旋律”、“重大题材”的内地文学的一种特殊风貌。“新儒家”文化思潮对台湾文坛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刻的,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
关键词(KeyWords): 当代;台湾;文化思潮;三民主义;自由主义;新儒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朱双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这里采用了台湾学者黄俊杰的说法,下面称“新儒家”为文化保守主义亦同。参见黄俊杰《台湾意识与台湾文化》一书,台北:正中书局2000年版。
- 黄俊杰:《儒学与现代台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页。
- 社论:《怎样加强文化作战》,台湾《政治评论》第8卷第6期,1962年5月25日。
- 徐复观:《一个伟大书生的悲剧——哀悼胡适之先生》,《徐复观杂文④·忆往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5月再版,第140-142页。
- 徐复观:《远奠熊师十力》,《徐复观杂文④·忆往事》,第226-230页。
- 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台北:学生书局1998年版,第83页。
- 对当代台湾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还有“乡土/本土”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化思潮等,限于篇幅,本文暂不详论。
- 转引自尹雪曼《中国新文学史论》,“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240-241页。
-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社1985年新版,第10-11页。
- 周弃子评徐訏《盲恋》,台湾《自由中国》10卷8期,1954年4月。
- 杜维明:《新加坡的挑战》,《杜维明文集》第2卷,武汉出版社2002版,第84-97页。